-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9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21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北京-朝阳-草场地
展览《刘张铂泷:快乐的知识》于2016.12.30 - 2017.2.18在泰康空间展出。
- 我知道你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系,那你当年怎么会作出去纽约学习艺术的决定呢?你不想当科学家么?
我记得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拿诺贝尔数学奖(后来才知道诺贝尔奖里没有数学这一项),因为那会数学学得最好。后来一路上学都是数理化学得好,上大学的时候也理所应当地觉得自己应该学理工科。但是上了大学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不在科学研究上,对我来说这个过程太枯燥了。而且在清华这样的环境里,我也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做科研的料。身边有太多厉害的人,他们对于科研的热情以及他们展现出来的能力都是我望尘莫及的。
所以我就开始想什么才是我真正喜欢真正想做的事情,那个时候特别喜欢拍照,于是就想干脆硕士去学个摄影。不过那时对于艺术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学摄影很单纯地是想学更多的知识,也没有想过以后要当艺术家什么的。
清华大学-13,北京,收藏级数码微喷,2013
- 理科生、学霸加上材料专业的系统训练,这些与众不同的背景对你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在你端起镜头的时候,是否感觉到这些潜在的过往经验在蠢蠢欲动?)
虽然不喜欢做科学研究,但我对于科学这个话题本身一直都很感兴趣,从最物质的层面来说,实验室的空间,实验室里面各种各样的仪器,这些都让我觉得很好玩。科学史也很有趣,尤其是观看的技术和方式的发展也与艺术有很多关联。还有科学哲学以及科学伦理的问题,如今科学和技术的脚步已经走在了人们理解能力的前面,这个时候就更需要哲学和伦理学的介入。再有就是科学与流行文化的交汇,比如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以及科学术语在日常交流中的出现,等等。我希望能够以作品去探讨和呈现这些我关注的科学话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科学研究或者说理工科的思维都是理性主导的,都很强调逻辑,这在创作当中的体现是,我会很注重作品的内在逻辑,就是这个事情一定要说得通。我几乎不会在作品中带入感情因素,每一个步骤和过程都是基于理性思考的结果。
日光亭项目“刘张铂泷:快乐的知识”展览现场
- 你在纽约的硕士课程是摄影,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媒介?
摄影是一种很特殊的媒介,具有非常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它最初吸引我的原因。社会属性指的是,摄影可以是为家人朋友拍摄的快照,新闻报道里面的纪实照片,科学研究医疗检查的图像,案件调查法庭审判的证据等等。和绘画、雕塑这样的传统媒介相比起来,摄影的使用范围更广泛,意义也更多元,甚至它被普遍认可为艺术形式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我关注摄影,不仅是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段,更多的是它所具有的这些社会属性:它总是和一些当下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连结在一起——比如photoshop之类图像处理软件的出现对人们的政治表达的影响,比如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导致的selfie的大规模产生。
教室-2,纽约,收藏级数码微喷,2012
- 摄影的观察方法和技术,在某种程度上重合于科学对世界的观测与解释,这是否也是这个媒介能够吸引你的原因?
是的。摄影在诞生之初被人认为是科学和艺术的私生子,它的自动成像被看成是科学的福音、艺术的灾难。在摄影诞生之前,科学家需要借助艺术家的手来完成各种插图,这些前摄影时代的插图有一个问题,它们其实是艺术家在看过很多不同的样本之后画出的他脑中存在的理想样本,也就是说是他抽象出来的图像,而非真正观察到的图像。摄影的到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科学家不用再借助艺术家之手获得图像,而图像本身也因为摄影的机械复制属性而具有了“客观性”。但是,摄影图像的客观性依然是在人的选择之下产生的。
到了20世纪,科学家开始反思图像到底是不是科学研究中传达信息最重要(最有效)的部分,于是出现了新的不同的认识论。其中比较流行的两种,一是结构客观(structural objectivity),认为事物的客观性仅存在于理解事物的关系之中,不依赖于语言和图像表述,超越文化和历史的隔阂;二是受训判断(trained judgment),认为即使给出再多的例子也不能穷尽所有可能,与其如此,不如只给出范例图,观者通过从中学习再自行判断。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是,有些新兴学科无法从图像中给出确定结论(比如云室照片,只能给出常规轨迹和已知异常轨迹,要由观者自行判断什么是异常)。
摄影——或者更广泛地说,图像——一直在科学观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借助它科学家可以对事实进行剖析和阐释,这也是它对于我的意义所在,我把它当做一种观看的方式。
卧室-3,纽约,收藏级数码微喷,2013大都会博物馆-3,纽约,收藏级数码微喷,2013
- 你的摄影选择的地点非常有意思,也有相似性,它们不是实验室,就是教室办公室,而博物馆的展厅其实也是这种广义学术机制的一部分,想听听你的看法,关于拍摄地点的选择?
选择实验室是因为已经想好了要拍这个地点,《痕迹》里面的地点则是根据内容决定的。因为要拍那些会留下痕迹的地方,尤其是物品或者图像消失后的痕迹,所以教室、博物馆这些地方就成了很好的选择。现在再想起来这些地点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共性,我可能更倾向于把它们称为产生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场所。
另外就是我一直对“物品”很着迷,小时候特别喜欢捡各种东西回家,也喜欢玩具、机械之类的。这种着迷在作品中的体现就是我拍摄的这些场所中都有很多让我感兴趣的“物品”,无论是实验室里的仪器设备和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是博物馆里各式各样的展品。
哥伦比亚大学-2,纽约,收藏级数码喷绘,2013
- 谈谈生活。你觉得是艺术的经验和实践更多的影响着你的日常生活呢,还是理科生的习惯与思维起作用更多?有一天不做艺术家了,你打算做什么?
可能是后者多一些吧。我觉得我不太像是艺术家,没有自己的工作室,很少参加各种活动,做东西的速度也很慢。其实我一直对于成为艺术家以及做艺术这件事情不太确定,出国留学的目的很单纯的是想学知识,期间有段时间觉得自己在成为一个艺术家,后来在做毕业作品的时候又开始怀疑: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东西称为艺术吗?我一定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艺术家吗?
这个毕业作品的项目叫科学恋物癖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 Fetish),我的设想是把它做成一个真正的博物馆,或者应该说一个博物馆式的平台,可以以博物馆的名义办展览,做讲座,也可以委托艺术家创作作品,它更像是一个知识的容器和传播渠道,而不是一件艺术作品。
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创作能力很强的人,所以也没有想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艺术家,我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观察那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偶尔有一些表达的想法,那就找一种合适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可能是摄影,可能是视频,可能是文字,也可能是其他什么。
展览现场
上一篇:我们的展览是对糟糕现实的抵抗
下一篇:服从那些变动不居的心瘾和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