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泰康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9
  • 印象:
    展览质量高 楼顶不错 好玩 空间赞 网球场好玩
    确定
  • 经营时间:
    21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草场地
您所在的位置:泰康空间>画廊动态>正文

色彩的政治:艰难的新华染印法

2018-04-17 17:57:16      作者:石志民    

1969年初,新华社染印试验小组试验成功的第一张染印照片——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中连长吴琼华的独舞剧照。

 

新华染印法——

世界摄影史中的中国创造

文 / 石志民 

摄影家,摄影史学者

* 选自《肖像热:泰康摄影收藏》,2017泰康空间出版

新华染印法是黑白转彩色染印法的简称,是新华社下属的中国图片社独创的彩色照片制作工艺,是世界彩色摄影史中的中国创造。 

1969年下半年到1970年初,中国图片社(即新华社摄影部照片制作车间)的专业技师们在柯达染印法的基础上,研试出用黑白底片转印彩色照片的工艺。在此以前,柯达染印法已经在北美和西欧的摄影圈流行了20余年,但它的应用仅限于从彩色到彩色。查阅近百年的染料渗吸工艺制作彩色照片发展史,中国人这一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对比柯达染印法从商业广告圈成功上位,成为西方高雅艺术和摄影收藏界无人不知的高级工艺,本应在中国摄影史和世界摄影技术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的新华染印法,由于历史等原因,1979年就退出历史舞台,至今鲜为人知。笔者在数年资料收集和综合多位亲历者回忆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本文追述新华染印法在中国研试、投入使用到退出业界的历史,并还原这一独创性工艺的技术原理。感谢王敬贤、贺书君、顾瑞兰、严宝光等中国染印法试验的先驱者和亲历者对史料收集和采访的大力支持。由于当年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大多遗失,截至本文发稿时,相关档案机构尚未对我们查阅史料的申请作出回复。如本文有历史信息或技术表述上的错误,责任由笔者承担。

初试染印法

染料转印工艺(Dye Transfer Process)简称染印法,是美国柯达公司1946年推出的一项商业化的染料渗吸彩色照片制作工艺。此种工艺的主要步骤是先从一张彩色正片分出三张分色片,分色片再做成一套三张的明胶浮雕正片,浮雕片吸附蓝、品红、黄三色染料,附着染料的正像被分次转印叠加到同一张接受纸上,三色反应形成彩色影像。(示意图1)染印法工艺复杂,成本比较高,但制成的照片色彩饱和度高,不容易褪色。在彩色喷墨打印技术趋于稳定以前,很多收藏级彩色照片都使用染印法制作。据美国相关专家介绍,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所收藏的第一批彩色摄影作品就是染印法制作的。

新中国摄影人不但没有亲见过染印法制作工艺,而且相关资讯十分匮乏。1956年,新华社摄影部研究室的研究员黄次石和彩色洗印车间主任宋贝珩得知一个旅美华侨带回了一套柯达染印设备,华侨本人对染印法一无所知,有意转让这套设备。他们立刻前往拜访,并全部买下:一个定位打孔器、一个定位板、一个刮板和一个推子。这4件设备极其简单,只能算是制作染印照片的基础工具,但是这并不影响新华社摄影部研究室于1957年开始试验染印法。然而,负责试验的朱思宗因个人家庭需要于1958年调杭州分社,染印法试验也因此停顿下来。

染印照片试验成功

1968年,新华社收到的彩色照片稿件不断增多,对****主席和革命样板戏的彩色照片需求量迅速增加。但因当时彩色材料全部依赖进口,成本很高,而且国家外汇短缺,使得彩色照片成为中国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饰品。1968年,摄影部研究室的研究员黄次石再次提起了这种不需要进口相纸就能制作彩色照片的染印法。于是,从彩色组组长王敬贤利用业余时间试验开始,顾瑞兰、李新、严宝光和张保安先后加入,到1968年底就有了5个人的试验小组。1969年初,中国人在没有外援指导下,靠着极其简略的工艺说明书和非常有限的进口材料,成功制作出第一张染印照片——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中连长吴琼华的独舞剧照,这张照片的原始底片是彩色负片。

贺书君,原解放军1201印刷厂的制版技师,1969年3月前后加入新华社染印法试验团队。在他的《业务自述》中,贺书君写道:“那时只听说西方少数发达国家(英、美)能够制作染印照片。优点是,颜色饱和,色彩鲜艳,耐晒,牢度高,不易褪色。是世界最高雅尊贵的艺术照片。我们当时谁都没有见过。我们真是一无资料,二无样品,白手起家进行试验。” 1

新华染印法的研试经过

到了1969年下半年,新华社的染印试验小组已经能够熟练用染印法制作彩色照片,成功制做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和《沙家浜》等样板戏的剧照,以及作为礼品送给外宾的新闻及合影图片。这时,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提出:“这是使用彩色底染印的,用黑白底就更好了,主席在延安时期有很多黑白照片。” 2

此话说得容易,要实现它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其困难程度远远超过前一阶段依葫芦画瓢的试验。从示意图1我们可以看到,柯达公司开发的是三色染印技术系统,只有原物体为彩色(包括彩色正片和彩色负片),红、绿、蓝三个滤色镜才能过滤色彩,分出三张银盐密度不同的黑白分色片,而银盐的密度决定了浮雕片渗吸染料的饱和度,从而使得染印照片的色彩与原物体贴切。相反,黑白照片和黑白负片都不带有彩色信息,不管套上什么颜色的滤色镜都无法“分色”,连染印法的第一个步骤都不能实现,更不要说做成彩色照片了。换句话说,要想用柯达染印法把黑白照片染印成彩色的,需要“变”出三张分色片来。这个技术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在以手工为主的摄影后期制作时代,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左:庐山仙人洞,1961,黑白照片,江青摄影

右:这幅《庐山仙人洞》是染印法试验小组1969年试制成功的第一张黑转彩印照片。这张黑转彩的染印照片被刊登于1971年8月,《人民画报》7、8期合刊封底。画报保存及图像提供者:赵俊毅

彩色染印试验小组首先想到的办法是采用传统手工上色办法。先给黑白照片上色,再用滤色镜分色后制作染印照片。选定试验的第一幅照片是江青1961年在庐山用黑白底片拍摄的《庐山仙人洞》。此黑白照片因为毛主席的题词而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最流行的照片之一。选用此片或有政治上比较安全的考量,更重要的是风景照片对色彩准确度的要求没有人像那么苛刻,容易起到先易后难,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手工上色不够均匀,放大后上色的笔触很容易显露出来。同时,手工上色照片的色彩饱和度不够,做出来的染印照片效果不够理想。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染印试验小组的成员通过集思广议,参观印刷厂,与制版人员交谈,开拓了思路,开始试验使用蒙片的方法制作分色片,用蒙片代替彩色滤镜,通过蒙片来改变和控制黑白负片各部位的银盐密度,从而得到三张密度不一的黑白负片,达到和彩色滤镜分色同样的效果。(示意图2)

新华染印工艺的奥妙

新华染印法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制作“彩色样版”。在确定某张黑白照片需要染印后,将其样片进行手工上色。上色过程也是一个调研和修正过程。如,照片的主角是一名身着军装的中共领导人,而中国共产党军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军装颜色不尽相同,要准确上色可能需要走访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当事人、军事历史博物馆和相关专家等等,甚至要拿样版请相关人员审定。“彩色样版”是染印照片调色的依据。在研制染印照片的过程中,摄影部研究室的编辑张治钢具有美术专长,担任了研究和绘制“彩色样版”的主要工作。当“彩色样版”定稿以后,制作车间技师就要按此“样版”调整颜色。

制作新华染印照片的第一步,是用黑白负片制作出一张黑白透明正片。

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制作蒙片,通过遮挡的方式改变蒙片各部位的银盐密度。当蒙片与透明正片叠加,就形成了类似于使用红、绿、蓝滤色镜对彩色照片进行分色的效果。制作蒙片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费时的过程。对技师的经验、想象力和判断力的要求极高,而且要求黑白暗房相当精准的配合。有照相印刷制版经验的技师对各个分色片中银盐密度十分敏感。经验丰富者甚至只要肉眼观察,就能预见彩色照片的色彩效果。他们通过设计蒙片,在曝光过程中用遮挡方法调整相应部位的密度,从而改变这一部位在照片上的色调。他们通过仪器监测分色片各部位的密度,并通过试验检测和调整颜色。制作蒙片的难度极高,制作一张效果理想的新华染印照片可以让一个高级技师花两个星期到半年不等的时间。左:****畅游长江,黑白照片,钱嗣杰摄影。

右:****畅游长江,黑转彩染印法制作。

第三步,使用透明正片与蒙片叠加,制作出3张分色负片,具有与传统彩色分色片类似的性质和功能。(见示意图2)

贺书君是这一试验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调到新华社的时候已经有了近17年的彩色印刷制版经验。他的加入对新华染印法试验的进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在《业务自传》中写到:“总结前一段的经验用手工作色不行,终于想到用马斯克(蒙片)遮挡的办法代替手工。方法是用修正好的透明正片,在考[拷]制‘黄、品红、青’三块负片时利用马斯克遮挡办法,[起到]使一部分多感光,和使一部分少感光的作用,达到(黄、品红、青)三块负版产生需要的密度。各种马斯克怎么做,三块‘黄、品红、青’负版密度是多少才能达到要求。经过几个月的几百次试验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制作马斯克的方法。和‘黄、品红、青’三块负版所要求的密度值,终于染印出了理想的照片送中央首长审看。” 3

 “马斯克”是当年染印法试制者至今仍沿用的对蒙片的叫法。“马斯克”就是英文Mask的音译,当时出版印刷界已经较普遍地使用蒙片的名称。谈及原因,因摄影部研究室的黄次石、张家骅和卢学智等几位有相当英文基础的研究员在讲课时经常使用Mask这个词,久而久之,“马斯克”就成了照片染印师们对蒙片的官方称谓。

新华染印法的应用和历史地位

1970年1月,新华社在全社职工大会上宣布新华染印照片试制成功。据顾瑞兰回忆:“1970年初,染印试验小组解散,正式成立‘染印组’。8341部队来一批转业军人,从几个印刷厂调来一批修版技术工人。我们选出了毛主席在不同时期黑白底片50张,染印24寸照片各50张,全部用国产材料。这样我们在197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50周年时,发给50个中国驻外大使馆进行展出,轰动一时,效果非常好。” 

受限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染印法除了用来制作****主席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还有革命样板戏剧照和少量新闻照片,内容上相对单一。而且,染印法照片的制作过程和当时发表的领导人的黑白照片一样,被要求修去了政治上“有问题”的人物,并对****的肖像进行了照相馆式的“美化”修饰,使这批照片带上了深深的政治和时代印记。

上:****在延安与农民谈话,1939,黑白照片,石少华摄影。

下:****在延安与农民谈话,黑转彩染印法制作。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宣布掌握新华染印法的同时也研究、试制和实现了这一制片工艺所需原材料的国产化:制作染印照片的染料是北京染料厂生产的,浮雕片是保定电影胶片厂(化工部第一胶片厂,乐凯胶卷前身)生产的,制作染印照片的接受纸是天津感光胶片厂生产的。到1970年代中后期,中国图片社甚至与相关协作单位合作研制出机械化的染印轮转机,用于大批量生产较小尺寸的毛主席彩色照片。中国染印法的试验者和制作者是一批名不见经传的摄影技术研究人员、制版技师和暗房工人,他们在很多人以“抓革命”的名义拒绝工作的年代,义无反顾,埋头坚持,移植西方的染印法并进一步创新,研制出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新华染印工艺。他们值得我们尊敬和骄傲。新华染印法结束了中国人对彩色照片扩印耗材进口的依赖。这一创举弥补了中国摄影史上的一项空白,不仅为彩色摄影在中国的普及奠定了基础,而且在世界摄影技术发展史上记下了传奇一笔。

新华染印法的结局

在彩色照片制作的历史上,染印法是一个对技术经验要求极高,又极端耗时的高端制作工艺。这同样是在中国推广和普及新华染印法的最大阻碍。1979年,作为中国摄影工业全面引进国外技术设备的前奏,中国图片社的彩色染印车间被关停。曾经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设为目标之一的中国新华染印法历经10年,却以为西方大型彩色照片扩印设备进驻中国让位的方式黯然谢幕,令人五味杂陈。而在八十年代初,与国有大型图片社市场化的观念同时出现的,还有对新华染印工艺“劳民伤财”的批评和指责。这些一面倒的非议导致的不仅是中国摄影历史书写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对这一技术革新和实践只字未提,4 更令人惋惜的是,绝大多数的染印设备、耗材、试验资料和实物,或贱价处理或当作废品丢弃。如有侥幸残留的,或许正躺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等待可能被重新发现的那一天。又或许,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它们。

 

1 贺书君:《业务自传》,未发表手稿,1989年6月2日,第8页。

2 顾瑞兰:《在石少华同志的支持和关怀下,我们洗印工作的发展与壮大》,未发表手稿,2014年12月补充稿。

3 贺书君:《业务自传》,第8-9页。

4 有关中国试验染印法的目的和意义的讨论,见周邓燕,《中国摄影观念谱系:从“摄影”到“新闻摄影”和“摄影艺术”》,第160-163页。

* 此文曾以《黑转彩染印法:世界摄影史中的中国创造》为题发表在《中国摄影家》2016年第10期。

 

 

《肖像热:泰康摄影收藏》

主编:唐昕 

撰稿:唐昕、苏文祥、许崇宝、石志民、晋永权、刘建平、刘张铂泷、钱嗣杰、陈石林、张左

开本:787×1092毫米  1/16

字数:91000字

内文页码:288

版次:2017年12月第1版

《肖像热:泰康摄影收藏》是首本聚焦泰康肖像摄影收藏的研究性出版物。本书以泰康空间2017年3月举办的同名展览架构为基础,对展览涉及的,与肖像摄影相关的一些话题做了较为深入的阐述与研究,撰稿人除了展览策展人与研究员,还邀请了包括石志民、晋永权、刘建平、刘张铂泷在内的视觉、摄影研究者,他们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对肖像摄影的理解。本书还收录了策展团队对毛主席专职摄影师钱嗣杰、毛主席标准像修版师陈石林、著名暗房师张左的访谈文章。

 

泰 康 出 版

出版物是泰康空间学术研究阶段性成果的呈现载体之一,以“带有价值判断,具有长期参考价值”为工作导向,泰康空间成立十五年来陆续出版了《花家地(1979-2004)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亲历者谈话录》《51㎡项目:16位年轻艺术家》《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5周年艺术品收藏展》《中国非营利艺术机构》《展览》《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白求恩:英雄的摄影与成长》《日光亭2016》《策展人》《肖像热:泰康摄影收藏》等56本兼具研究视角与史料参考价值的学术出版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