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信 艺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5.9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7年
- 展厅面积:420平米
- 地 区:上海-青浦
安静就是力量——名家静物油画展暨原曲画廊新馆开馆今在上海市虹许路731号展出。参展艺术家有:张自申、黄阿忠、肖谷、徐唯辛、忻东旺、韩巨良、殷雄、何振浩、齐新。
著名艺术评论家李超撰写”关于静物的新年理想——致贺原曲画廊新馆2010年开馆展"前言。
应该是在1999年,十年前新年开始的春天,散步在东京的街头,是一种艺术的缅怀,竹桥的近代艺术之风,以及上野 的西洋绘画,让我十分沉迷在这座城市的文化景致之中。但是这新年的振奋,最令我感觉意料未及的,是一处位于东京车站的美术馆,因为在那里,展出的美国一家族收藏背景的展览“20世纪静物画的展开”(Twentieth Century still Life Paintings),从库尔贝到马蒂斯,别开生面地展现了静物艺术百年探索历程。这是我迄今难以忘怀的静物画的艺术震撼,——因为在那个新年,我亲身体验了西方绘画大师们那伟大的“另一半”。
艺术大师的“另一半”,成为那个展览响亮的学术主题。其中蕴涵着“绘画的革新”和“视觉的变貌”两大学术的解读,至今想来回味不尽。中国的画家在这百年的艺术历程之中,通过笔下的静物,是否彰显独特的“革新”和“变貌”,这是令我们关切和深思的问题。
事实上,似乎没有什么大画家,或者有志于大作为的画家,初道是以静物画成名的;但是成名之后的静物,却可以成为其艺术的华彩乐章。因为成功是不取决于题材的,而在于艺术语言和技巧的非凡所致。但是静物在非凡的画家眼里,却不知觉地超越了题材所限,让人们可以在最简单和朴素的范围里,领略艺术家的创造性的智慧和才情。
日常器物、水果花饰,本是无主题的对象,或许是平生之中生活印记,或许是心情美好时的留意摆设,无论如何那处或此处,那是带有私语空间的东西。然而无主题决非无生命,因为它依然活着,所谓“Still Life”其实是在于真正激发其艺术家向往生命的激情。画家的基因里应该天然地具备移情的敏感,这样其笔下的静物才那唤醒自己,并感动观者,去共同感受静物里生命的跃动。
十年后的新年,2010年元月之际,我们再次遇到了一个关于静物主题的展览,来自上海古北地区一个新落成的原曲画廊,来自他们长久以来真诚面对艺术伙伴的合作热情。他们邀请的艺术家可能是没有在“20世纪静物画”中见到的名家之大牌,但是在原曲所展“静物画”之中,我们应该同样可以感受到中国油画家独特的“另一半”。抑或这另一半告诉我们的是,他们最为本色和最为自然的部分,不会在重大主题的展览中出现,也不会在社交气息浓厚的沙龙里登场,但是它一定在画家自己的居家或工作室里静静安放,因此我以为所谓另一半,意指艺术家去掉外界渲染面具以后的真容。这里只有他要告诉他自己的话语。
在赋予静物以生命的同时,其实静物图式也显现着另一种新的实验意味。其实题材与图式的微妙转化,正在于形象的象征符号之功,全凭画家的功力和悟性,厚积而薄发,拉开了具像与非具像的距离,因此所谓静物“另一半”的涵义,已经预示着其中不同于传统静物写生形象之中的纯粹形式意味,并且可能是对于架上艺术理念的拓展,静物之间潜在孕育某种新的艺术转型。写作之间,收到原曲传来的图文,其中画家忻东旺的笔记,令我的判断获得了印证,他这样表述:画白菜是我生命中最朴素的选择,也是生活中平淡的境遇。选择它表明了我的一种生活态度和艺术的情怀。另外这也是我对油画语言最简单的体验,油画颜料的粘稠笔所表现出白菜的生命特征是最令我着迷的。在画的同时也是我对中国写意画领悟和吸取的过程。——我以为,朴素的选择和简单的体验,在参展的画家之间,无疑是关于静物艺术的共鸣。
原曲所展如是静物佳作,我以为自然存在上述两种“另一半”的侧重和显现。这些画家应该多是老友。正因老友之故,我自然不会以十年前的“伟大”之辞去赞誉他们。不过,完全应该以“生动”之语去理解他们。——是的,原曲画廊展现的相关静物艺术,确实是令我们领略了这些中国当代画家“生动”的另一半。是否能够以此为难得的契机,结合自身经营的定位和构想,并通过一定的学术主线,去规划和展现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相关更为深厚的文化命题,这是我新年里良好的期待和寄语。
亮出了“藏住的风景”以后,原曲画廊现今又推出了别样的“静物”,于此向拥有如此新年创意的主办方,以及参展的画家友人,深深致敬。他们让我们体验到了2010年新年的振奋。
这是十年之后我的又一次新年喜悦,而且无巧不成书的是,同样是出于静物画艺术的缘故。是的,展览主题的策划背后,是一种求实而稳健的学术理想。这一切,都与缘自那关于静物艺术的关爱和憧憬有关,——关于静物的新年理想,其实多少净化了所有参与者的精神和心灵,令我们面对眼下某些浮躁和泡沫的情形,感受到这样的艺术理想是如此纯真和可贵。应该记住这样的时间和空间,跨越十年,不是东京,而是上海,这座城市同样需要这样的艺术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