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1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8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香港-香港地区-其他
出品人Producer
張朱宇 Cheung Chu Yu
策展人 Curator
韓祺 Han Qi
執行策展 Executive Curator
林秉瀚 Horace Lam
開幕酒會 Opening Reception
2018年10月5日 17:00-20:00
5pm-8pm, 5 Oct, 2018
學術研討 Academic Seminars
2018年10月5日 17:30-18:30
學術主持 Academic Director
韓祺 Han Qi
學術主講 Academic speaker
彭鋒 Peng Feng
周晋 Zhou Jin
徐家健 Xu Jia Jian
展覽時間 Exhibition Duration
2018年10月5日至10月31日
5 Oct 2018-31 Oct 2018
展覽地點Venue
香港天趣當代藝術館
Art of Nature Contemporary Gallery - Hong Kong
荃灣美環街一號時貿中心21字樓21/F
Mega Trade Centre, 1 Mei Wan Street, Tsuen Wan
《圓‧規》——徐晨陽油畫作品展是藝術家繼2016年《有距無離》及2018年1月在中國美術館《記憶‧流星》之後在香港的又一個展。本次展覽將推出《記憶流星》和《影》系列中的重要作品,展覽將在10月5日(週五)下午5時於香港天趣藝術館開幕,期間於5時40分進行研討會,主持人韓祺,主講者為哲學家、美學家、北大藝術學院副院長彭鋒教授,中大藝術系副教授周晋,美国克林信大学经济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成员徐家健教授等重要嘉宾。展覽持續至10月31日。
遙遠的海
布面油畫
130X194cm 2013年
始則終,終則始,往者過,來著繼,圓為整,圓無礙。在中國哲學裡,萬物以「圓」的樣式複返恆久,生生不息。而「圓」在藝術領域通常體現為一種整體的生命情致,中國的藝術家會在創作時,以有限達無限,自當下往永恆。此次《記憶流星》系列部分作品亦於今年初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畫面中的圓各自獨立,內部卻很多極有稜角的生物體,週邊因為做了圓形處理,看似柔軟,但內裡積聚的力量彷彿隨時會迸發。無論每個個體自我感覺多漫長的記憶,放置宇宙,都是流星般一閃而過。此外,藝術家一直希望畫面與現實保持足夠的距離,以拒絕世俗性對其繪畫的侵蝕。其內心也一直無意識地對一切保持適當距離。「圓」是適合他的,圓看似最溫順,其實離群索居,最適合製造距離,反映了藝術家的本真與態度。
假日之五
布面油畫
91×61cm 2018年
「圓」是《記憶流星》系列外在的主要形態呈現,「規」是《影》系列背後的脈絡,圓與規在畫面中構築秩序與恆久,這既是徐晨陽個人的哲思,亦是徐晨陽獨創的繪畫方式。圓者規體,其勢也自轉,方者矩形,其勢也自安。圓動方靜,這兩個系列的作品使本次展覽動靜均衡,令人回味雋永。金秋十月,天趣藝術館開館六周年之季,迎來《圓·規》晨陽藝術展盛典,圓融之美哉!
梯之三
布面油彩
112×73cm 2018
為圓以規
文丨韓祺
始則終,終則始,往者過,來著繼,圓為整,圓無礙。中國哲學裏的生生不息即以“圓”的樣式復返恆久。“圓”,在藝術領域通常體現為一種整體的生命情致,中國的藝術家會在創作時,以有限達無限,自當下往永恆。
晨陽《節日組畫》《枝》《影》《記憶流星》《木星》系列中那些正圓的小紅果實,是源於自然界的某種真實。我總會拋開畫面主體去久久探望這紅色正圓,望進其中的春去冬來,開花結果,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果實
布面油彩
80×117cm 2016年
這些正圓的果實,在畫面構成上成為“超越的凝結”,是老君爐裏久煉的仙丹,是專治漂泊不安的定心丸,是言而有信的標點,是關乎節奏的音符,是畫作對觀眾的定睛一看,是會心一笑的酒窩窩,是這種圓環式哲學思考的火苗芯蕊。
諸事圓滿,人生圓滿,期許圓滿,是恆久的民族心理共識。愛圓,愛圓滿,圓的親和處處體現在中國人的生命精神與生命的整體觀之中。中國哲學的整體生命觀,是每個生命圓轉不息。
影之六
布面油彩
117×80cm 2018年
晨陽把紅色果實“鑲嵌”於畫面及相關的審美化處理,得於他個人的審美心胸。審美心胸(空明心境)即是超脫“非譽巧拙”,無關利害得失,是實現審美觀照的前提,審美觀照者只有擺脫目的,實用,功利的思慮才可能抵達審美,才能從一果一花中感悟生命生機的審美愉悅,才能收獲創作的自由。
《記憶流星》系列作品中的圓,負責表達晨陽對生命圓轉不息的思考。畫面中的圓,各自獨立,從不相互接觸,更沒有環環相扣。外圍呈現圓狀,內部卻很多極有棱角的生物體,外圍因為做了圓形處理,看似柔軟,而內裏積聚的力量碰撞膨脹隨時崩裂,隨時一柱沖天。無論每個個體自我感覺多漫長的記憶,放置宇宙,都是流星般一閃而過。
流星記憶之五
布面油彩
117×80cm 2017年
孔子的美學,核心是“和”,孔子強調藝術表達的情感要適度,節制。如果視人生為一個圓,一個環,晨陽作品中各自保有距離而獨立的圓,很好的體現了“和”這個審美標準,晨陽作品中的圓,是適度的圓,相對的圓,情感得當的圓。
晨陽一直希望畫面與現實保持足夠距離,以拒絕世俗性對其繪畫的侵蝕。晨陽內心也一直無意識的對一切保持適合自己並相對的距離,會自動始終設置距離。距離,是晨陽最看重的。畫圈為界,是可行的。圓,作為一種圖形樣貌是適合晨陽的,圓看似最溫順,其實離群索居,最適合制造距離。圓形是最難與他物大面積邊緣接觸的圖形,最沒有棱角,但又最易於不動聲色與他物飽有距離。晨陽的距離更多的是表達一種節制,一種舉止有度,適度。
流星之八
布面油彩
112×73cm 2018年
“ 圓”是《記憶流行》系列外在的主要形態呈現,“規”是《影》系列背後的脈絡,圓與規在畫面中構築秩序與恆久,確立自己的繪畫規範,這規範一方面是晨陽個人的哲思,一方面是晨陽獨創的繪畫方式。圓者規體,其勢也自轉,方者矩形,其勢也自安。圓動方靜,這兩個系列的作品,使本次展覽動靜均衡。
徐晨陽
中國,漢族。出生於江蘇無錫市,中國藝術研究院專職油畫家。1992年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本科畢業, 1994年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赴日留學,先後在上越教育大學、築波大學、東京藝術大學等日本三所國立大學學習及從事研究,獲藝術學碩士和教育學碩士學位。2006年回國定居於北京。2009年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獲油畫創作與理論專業博士學位。留院工作至今。先後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二十四次。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藝術機構及私人廣泛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