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于城市中得到理想发展和营利时,企业的社会责任即如何回馈社会便是发展中不能忽视的道德价值观。奥沙艺术基金(OAF)是一个以香港为基地的国际性非营利慈善团体,由林茵小姐(Agnes Lin)创办及履行总监之职,在她成衣事业成功之时,于2004年成立以推动艺术来服务大众。
林茵早期当过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编辑,继而于太古集团商贸部工作。1989年开设自己的成衣贸易公司——奥沙集团。事业发展顺利之时,林茵决定投放资源和心力同时成立基金会及画廊,积极推广艺术发展。
虽然没有艺术的学历或从业背景,林茵本身是当代艺术的爱好者,也收藏亚洲艺术品。2004年成立的OAF“致力于建立创意小区、促进各项文化交流与合作,并意图在每一个工作的国家拓展创意空间”。她的开阔理念可以从画廊地点的快速扩张——香港中环(2004年)、北京(2005年)、香港观塘(2006年)、上海(2006年)、新加坡(2006年)——以及广纳学者和策展人为工作团队中体现。
从展示绘画雕塑到概念行为作品,由场地赞助到赞助艺术家现场创作、讲座、音乐表演、多国巡回展及艺术教育,OAF涉猎范畴的多样性正好体现了创办人林茵的座右铭“pushing the boundaries”(跨越界限),那么究竟在基地——香港——的环境中有甚么界限呢? 而成立第八年的奥沙又怎样越界呢?
跨越空间的界限
在香港无论是创作或展示,最核心的问题往往是空间。艺术集中地的中环是香港昂贵的地段,小型的画廊有时和便利店的面积差不多,而一般楼只有2.5至3米的层高,这无疑限制了展览的规模及类型。当年林茵也是认为香港没有足够的艺术空间而成立奥沙艺术空间。2006年在九龙观塘,奥沙在旗下成衣公司的厂厦中开设展场,在这1400平方米,层高达4.5米的空间中,林林总总的展品再没有场地局限。
举例香港自2001年起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后,参展作品回港均在香港艺术馆(Hong Kong Museum of Art)举行回应展,目的是向市民分享艺术家参与国际展的成果。然而经常因为艺术馆资源有限,回应展被安排在大堂、扶手电梯旁等几十平方米的空间中进行。2008年奥沙艺术基金与香港艺术发展局合作为资助伙伴,提供了跟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大小相若的地方,策划了延续展“水城记”,使香港观众不再看到蜻蜓点水式的艺术印象,而是体验完整的展览。从展览专业的水平,以至呈现的氛围上,奥沙的出现都使香港人哗然,至今仍然是同行难以企及的地方。
跨越地域的界限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艺术品交易的中心,但香港艺术家被世界认识的却很少。奥沙在推广本地艺术方面就运用了自己设于亚洲主要城市的画廊(香港、北京、上海、新加坡)资源,合成一个巡展网络,促进艺术家在三地的交流。2007年举办的“从内到外(Inside Looking Out)”,便是少数以香港年轻艺术家为焦点的亚洲巡回展。另外奥沙也吸引到不少机构伙伴,“Siren:新媒体艺术展”及“北京·香港纵横流——新媒体艺术”除了在奥沙画廊展出,更与深圳画院合作,以不同的艺术家组合和策展角度作巡回展出。
跨越类型的限制
是否基于空间的独特性、私人机构的灵活行政及不断尝试新方向的性格,而使奥沙吸引到不同的文化机构和艺术才俊合作,促成展览及活动多面向的特色?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很难为奥沙下定义,但其多元性有充当商业画廊与非盈利艺术中心之间的角色,而且有分担教育年轻一代的责任,如成立之初已开始与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合作,持续发展儿童艺术教育。
OAF迄今举办过的重要项目还包括:“Para/Site 艺术空间——香港赛马会策展工作计划”展览;菲律宾及泰国艺术家的概念、装置、新媒体及表演艺术展;另外又与香港创乐团合作,展览同时举行音乐表演和跨媒介学生工作坊。以上项目在香港都是少有机构举办过的,而其中规模最大的可算是与日本东京都现代美术馆(MOT)合作的观念艺术展“A Blow to the Everyday”。
在2009年的亚洲文化合作论坛上,林茵指出,做跨国艺术赞助时,应注重加入当地的元素,以丰富整体经验,做到了解及融汇不同地方的文化。“A Blow to the Everyday”便是港日艺术文化交流的好例子,邀得MOT馆长长谷川佑子为策展人,展出年轻日本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而大部份作品是为展览特别制作的(site-specific art),其中“棚架”这种香港到处可见的建筑用材启发了艺术家田口行弘创作一组行为装置及录像作品。展场的另一边 “(最后)的介入”,展出年轻香港艺术家伍韶劲及杨嘉辉的跨媒介作品,伍韶劲对应观塘旧区重建进行创作。展览结束,交流计划未完,OAF还邀请一些香港艺术家到日本作讲座及考察活动……如果这是一份功课要评分的话,OAF可算是交了高分卷了。
从香港艺术环境出发,了解到OAF推动亚洲当代艺术的历史,当中表现了林茵为文化对话建立平台,以及与艺术家一起实验探索以至越界的追求。其实从奥沙举办的项目的事例,也反映了城市本身的文化取向是多元的,同时又努力了解及发扬自身文化。OAF是当中的倡导及赞助的践履者。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机构的架构、理念及未来发展的想法,《艺术与投资》采访了林茵小姐及新上任的艺术总监姚嘉善(Pauline Yao)。
《艺术与投资》:同时经营商业艺术投资和非盈利艺术基金,以数目及规模对比,画廊的收入未必可以全部支持奥沙基金的支出。兩者在理念上或执行时,是否有所矛盾冲突的时候,抑或是互补的关系?
林茵:奥沙画廊及奥沙基金的关系,是互补又独立的。从一开始,奥沙画廊的目标和使命,就是来自奥沙基金,即支持香港及社区的视觉艺术发展。同时奥沙画廊也是独立运作的商业机构,长远为新锐艺术家提供一个持续发展的商业平台。奥沙画廊和奥沙基金同属奥沙集团之下。奥沙集团更建立其他附属机构,如奥沙画廊、奥沙设计、奥沙艺术顾问,目的是发展一个赞助文化艺术的企业模型,旨在通过商业领域的力量支持奥沙基金的非盈利使命。我相信这个企业赞助的模型,将为奥沙基金形成更强而有力的形象,成为亚洲区内主导的非盈利艺术机构。
《艺术与投资》:奥沙基金表现卓越,得到很多第一 :
2006 “匙——开启当今中国艺术之门”,当地的《论坛报》说: “本次艺术展是首次大规模地将中国传统、现代和当代艺术同时呈现给菲律宾观众。”
2007 “Siren:新媒体艺术展”,中港新媒体作品于香港、深圳、新加坡进行巡回展。
2008 “水城记”,与香港艺术发展局合作,提供威尼斯回应展一个理想的展场。
2008 “7 Days”,中国艺术家在菲律宾的驻地艺术创作计划。
2009 “A Blow to the Everyday”,与东京都现代美术馆合作的日本概念艺术展。
你们如何为画廊及基金兩方面定位?在艺术圈希望扮演甚么角色?
林茵:如之前提到的,奥沙画廊和奥沙基金各有不同使命又联系合作。当奥沙基金有计划和展览时,奥沙画廊为其提供场地,例如每年联合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举办儿童创意艺术展;即将举行的“Regional Perspectives”项目,旨在展示来自不同地方的有代表性的重要艺术家,促进亚洲艺术社群之间跨文化认识;有关菲律宾观念艺术家Roberto Chabet五十年的艺术生涯回顾展。奥沙画廊和奥沙基金尝试提供创作平台,推动传统艺术创新,促进跨文化接触。
实验性在艺术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奥沙画廊和艺术基金一直支持创新和前卫的项目。然而,我们也相信要扩大创意社群,教育是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需要知识基础。观众对艺术有深入认知,才能欣赏看到的艺术和体验其多样性,才能理解艺术赏识、批判思维和当地论述。奥沙在香港一直支持不同的项目,刺激香港内外的对话,与更多观众进行互动。作为世界第三大拍卖市场,香港吸引到了日益激增的关注。我们相信以奥沙项目的数量和高质素,让年轻艺术家曝光,将在亚洲甚至国际舞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与投资》:奥沙艺术基金曾经成功申请香港艺术发展局的资助,更尝试申请关爱基金,又跨过不同領域,如幼儿艺术、新媒体、日本概念艺术、实验音乐等,多元化发展是否是你们的方向?
林茵:除了刚才提到的奥沙基金项目“Regional Perspectives”和“Chabet 50 Years”,奥沙基金还联同拉萨尔艺术学院的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Singapore,在新加坡和香港举行四次展览。另外,奥沙基金在2009年举办“City as Play”的文化交流活动,策展人是长谷川佑子。日本艺术家来到香港创作在地作品,后来,香港艺术家也去到日本东京,参观艺术机构和空间,与当地艺术家和策展人会面。之前提到的儿童创意艺术展,将在今年夏天继续举行。
可以看出,多样性是奥沙基金主要的关注点,我们有不同节目和多元化的观众。通过不同艺术节目,我们希望协助香港和亚洲的艺术发展和观赏。另外需要进一步的文化交流,把亚洲艺术带到世界不同地方,带国际艺术来到香港和亚洲。奥沙基金积极寻求各种政府和私人资助,我们双重策略是:我希望扩展网络和开拓资源,指引这些私人和公共机构,对香港艺术发展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艺术与投资》:由当初希望通过艺术回馈社会开始,一路上不断尝试和发展,现在奥沙已经进入第八年,这其中你最深刻的经验是甚么?
林茵:最有意义的经历是2005年,奥沙基金策划的中国画艺术家李新平展览,首个工作坊“Of Tea I Sing”,让孩子用有趣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化。工作坊内,让五至六岁的儿童了解茶的品种、制作和饮用,观看制茶过程的视觉、嗅觉、味觉、不同色调等,等于结合了艺术欣赏和儿童创作。看到孩子运用创意和投入工作坊,确实是非常鼓舞。无论他们长大后从事什么工作,创意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是我们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观众。
《艺术与投资》:举办中的“Roberto Chabet五十年艺术回顾展”十分出色,是否因为你曾居住菲律宾多年,特别了解和欣赏菲律宾艺术,从而数次举办展览积极推动菲律宾艺术?
林茵:我曾在菲律宾生活,加深了我对这个国家的了解。然而,奥沙不仅关注菲律宾,而是更广泛的亚洲地区。亚洲艺术家尚未得到普遍了解,他们有不同传统、历史至现代性,使亚洲艺术非常多样化。他们如何处理当地殖民历史,及其有趣的社会背景,都是了解当代艺术时需要被探讨的。我们会观察艺术家的完整性,他们运用个人语言,喜好旅行游历,艺术实践多变。他们透过艺术来谈论、扩展和质疑自己的主体性。
菲律宾艺术家Maria Taniguch的展览曾在奥沙(香港)展出(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是Chabet project的项目之一,Maria曾在马尼拉工作,在伦敦接受过教育,也参加国际展览。许多人喜欢她具备经历不同处境的开放性,不只是城市公民,而是在全球工作。我们尝试向前迈进,寻求新方式,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阐明不同观看和表达方式。“Chabet 50 Years”就是一个例子,让香港观众认识菲律宾艺术,我们已建立“Regional Perspectives”展览项目多年,亦会继续发展下去。
《艺术与投资》:奥沙聘任的历任总监,都是來自外地的艺术工作者,包括Jonathan Thomson、Eugene Tan和新任总监姚嘉善等,是否香港缺乏这方面人才?你认为甚么样的人才方能符合奥沙发展需要?
林茵:普遍来说,香港和亚洲是节奏快速的地区。艺术家和策展人经常在世界各地旅游,互相交流意见,不同地区的专业人士在分享见识时开始了跨文化理论的基础。我希望看到奥沙不断改变,并非代表着香港缺乏人才,而是不同背景和志向的人一起工作可以提高标准。这种变化有利奥沙和整个地区的发展,可以为香港带来新进人才和眼光,为香港艺术家增加机会与不同类型的专业人士合作。
《艺术与投资》:奥沙亦有代理香港艺术家,如石家豪和李杰,你认为香港艺术的特点是甚么?
林茵:香港艺术家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一样面对许多挑战,但也受香港的独特因素所影响,如地方较小、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等。香港和亚洲艺术都需要真正的区域性平台,通过培育亚洲艺术家,促使观众和艺术群体交流对话,才能有利于艺术发展。长期以来,亚洲艺术家都着眼西方艺术中心,如纽约、伦敦、巴黎。我们为了亚洲艺术的质素,在香港等地方进行更多交流,对艺术家和艺术发展是必需的。
日本和韩国已建立了重要的艺术馆,得到亚洲地区的关注,新加坡也紧随在后,我们不只需要某几个艺术馆,而是需要更多的艺术馆,也需要艺术空间跨越商业画廊和艺术馆之间。艺术空间通过展览、对话、论述和交流,艺术家可以有所发展,组织越来越多的艺术群体。奥沙希望可以为香港艺术家创建发展平台作出贡献。
《艺术与投资》:香港是亚洲艺术品交易的中心,但香港艺术品却很少。奥沙新总监姚嘉善,可否比较在香港与北京的经验,你对香港艺术和空间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姚嘉善:我很高兴能够加入奥沙,期待自己更了解香港艺术圈。因为我肯定这里与北京会有许多不同。我前后参与的艺术空间,一个是北京最小的空间(箭厂),一个是香港最大的空间(奥沙观塘)。在展览制作和策划方面,这表示将会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挑战。我认为香港正处于关键时刻,艺术市场和商业利益正在复苏,但至目前为止,市场不是集中发展本地人才。香港艺术家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关注,所以重要的是这种商业繁荣是需要补充养分的,否则不能够长期持续,奥沙在这方面已作好准备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