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年底开幕
2011-04-15 11:21:21
如今国内外各类双年展遍地开花,在建筑领域内,也已经有去年9月首次举办的北京国际建筑双年展,该展从一开幕就招来恶评如潮。即将于今年12月开展的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成为国内又一个建筑类双年展。本次展览提出了“城市,开门!”的主题,由张永和担任独立策展人,此展能否在目前的双年展热中脱颖而出,业内人士表示了强烈的关注。
启用独立策展人制度
策展人就如同乐队的指挥,不仅要负责提出艺术主题,还需要围绕主题组织作品进行展览,把静态的作品变成体现组织者的鲜明观点、明确目的系列活动。策展人制度在艺术界已趋于成熟,也造就了数位颇有明星效应、掌握中国艺术圈话语权的独立策展人,但在建筑展领域中,这项制度还停留在不稳定、不连续的操作阶段,即使有一二端倪,也是偶然为之。
本届深圳建筑双年展大胆地实行了独立策展人制度,接此重任的是建筑界的明星人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新任建筑系主任张永和。他说:“我们平时一谈建筑问题就是成果,一讨论城市问题就转化为对一些现象的批评,而中国建筑展最需要的是对某种问题有立场的形式,而这种绝非泛泛而谈的展览形式需要独立策展人制度的支持,目前大型的建筑展,特别是官方主办的关于城市建筑的展览都没能建立起这种制度。”
据张永和介绍,本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共设有两个委员会,其一是组织委员会,负责筹资等组织事务;其二是学术委员会,负责把握展览内容,领军人物是香港建筑师严迅奇,北京建筑师崔恺为辅。
打“中国制造”牌
“目前双年展实在太多了,能吸引大家注意的最多是威尼斯、圣保罗这样的大牌展览,我们在深圳办展,最好的卖点就是它反映的情况更中国。所以我们的立足点就是一种地域性。这次我们选择的90%的参展作品都是中国建筑师、中国艺术家、中国设计师的作品,这是针对整个世界双年展大局提出的策略。”张永和介绍说。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城市,开门!”,将于2005年12月10日至2006年3月10日举办,历时三个月,展览场地是占地1.2万平方米的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东区OCT当代艺术中心。张永和试图“将开放性作为立场,地域性作为策略,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真正办成一个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的窗口”。
据悉,此次共有82件作品参展,门类包括城镇、建筑群体、规划、社区、建筑、城市研究、理论研究、室内设计、多媒体、摄影、纪录片、服装设计等,其中有90%的参展作品来自中国,其他作品来自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等国家与地区。参展者中有不少是国内外各种展览上的常客,如库哈斯领导的OMA事务所、建筑师矶崎新(日本)和崔恺、视觉艺术家汪建伟和艾未未、摄影师AglaiaKonrad(比利时)、电影导演贾樟柯等,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还将会编排一场独特的开幕或闭幕晚会。
下一篇:艺术不是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