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铸造美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8
  • 印象:
    恋爱的犀牛 不错 优质 犀牛的天堂 帅气无比
    确定
  • 经营时间:
    16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一号地
您所在的位置:铸造美术馆>画廊动态>正文

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实验艺术

2011-04-15 11:21:26          

开幕现场

  9月25日,“物·能——青年艺术家联展”在铸造艺术馆开幕,该展由铸造美术馆馆长施力仁策划,参展艺术家有于本平、王雷、王兴、伍伟、叶森、史凝芳、李洪波、陈明强、高歌、唐博、魏明,这些艺术家都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展览主题借用物体功能可能性被扩大的原理,展示了不可思议的实验艺术。施力仁认为,实验艺术是一种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神奇艺术,该展12位艺术家创作风格迥异,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将作品与生活融合创作,是一次很好的艺术交流活动。

展览现场

  该展大多以装置、雕塑作品为主,作品涉及多种媒材,纸张、动物骨架、丝线、树木、头发等等,大多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经过艺术家的巧思妙手转变为一件件令人惊叹的实验艺术品。其中,李洪波的无限延伸纸板人、史凝芳的软钟、伍伟用丝线做的食指、王雷用撕下的辞海书页编织成的汉代龙袍等等作品无不令在场观众发出阵阵惊叹。

观众在李洪波作品《延伸》前驻足

  于本平用印在烤瓷上的伤痕反映了社会中到处存在着美丽的伤害的现实,王雷用撕下的辞海书页提炼中国文化编织了一个新的文化“裹束”概念,王兴借助山海经的新描述表达了对现有气象环境的忧思,艾松在长江源头用铺满各国国旗的婴儿床描绘的巨大场景对人类未来的叩问,伍伟的真丝棉布制造的食指无形中散发着浓重的力量感和慈悲关怀,叶森的树木之间的木头锁链,反映了物与天然之间的紧紧相连,史凝芳用看似软化的钟试图唤醒大众的自我认知,李洪波的纸雕塑以民间艺术“纸葫芦”为启发,延伸出牛皮纸最不可思议的艺术效果,陈明强的香烟外壳装置提醒人们注意身体的健康,高歌以日用陶瓷作为载体,呈现了物与意的完美结合,魏明对生活用品的碎片修补也许是一个不大的工程,但是其中基于文化的修补则是一个大的概念,这也许就是他所认识的“修”。唐博用日本与国产动漫角色的对战表达了文化之间的抗衡。

伍伟作品《食指》

  施力仁说,每个物它都有本身自有的一个功能,但是经过艺术家的再次创造,它产生了一个能量,物质的可能性就被扩大,这就是展览主题“物·能”的概念,也是该展所有艺术品的共同点。展览作品没有政治题材,没有波普图像也没有艳俗主义,关注环保,这是一个纯粹的富有中国文化韵味的且内涵深沉的实验艺术展。

  该展延续至10月24日。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