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AGA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2.1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24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北京-朝阳-798
1995年以后可以看作当代艺术真正在中国兴起,这个兴起的主要标志是结束了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以及九十年代前期艺术的边缘化和对主流社会的距离感,而是重新回到对主流社会的表现,同时大量开始了新媒体艺术的实践。70后艺术和女性艺术也开创了新一代的艺术主题和自我风格。
对主流社会的表现背景主要是由于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双性社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形成,大规模的城市建造和消费社会文化的兴起,使得社会结构和景观产生了极大变化,当代艺术开始正面表现个人置身于其中的自我和身份的变化,并以艺术的方式表现个人在这一变动时期的精神感受和问题。
当代艺术中的女性艺术并不一定是一种女性主义艺术,但女性艺术在艺术主题、前卫性和参与规模上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真正意义的进入一个全方位的崛起,这是无可以争议的。中国女性艺术实际上一直缺乏一个真正意义的女性主义思潮,女性艺术在中国尽管具有一种视觉上的性别特征和女性形象的自我呈现,但这在本质上呈现为一种双性混合的特征。这也是中国女性艺术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它一方面表现为一种精英艺术、女性方式和一定风格的自我形式,但不是表现为一种对抗艺术史意义上的刻意强调性别专属特征的女性主义。
事实上,1995年以后的女性艺术主要是作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部分,即它主要的背景还是反映女性在双性社会特征的社会变动中,自我形象和性别特征的变化,以及女性同样参与的激烈的社会转型和自我的适应性调整,而这表现在女性艺术本身,双性特征集体现在这一代女性在这一时期的双性混合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代女性艺术在艺术主题和自我经验的转变中,同样反映出双性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的文化特征。这种意义表现为它不仅是一种女性艺术在1995年艺术大规模的精英化参与和前卫性的崛起,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女性在对于双性社会的变动和自我参与中,形成新的自我景观和形式经验的变化,这是本次展览试图寻找能够真正观察1995年以来当代艺术的女性艺术实践的角度。
参展艺术家:喻红、陈庆庆、尹秀珍、肖鲁、蔡锦、姜杰、陈秋林、彭禹、曹斐、崔岫闻、向京、陈羚羊、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