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8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6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北京-东城
开幕: 2008.5.24
时间: 2008.5.24 - 7.15
地点: 北京前门东大街23号
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Where Are We?——我们在哪儿?”首展引动跨学科思考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规划、设计和改扩建工程,坐落于北京天安门东南角前门23号项目的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拟于5月24日盛大开幕。前门23号项目是对北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台前门宾馆的翻新和重新定位。其前身为清末美国驻中国公使馆,占地面积一万六千多平米,五座公使馆办公楼和中心花园始建于1903年。项目的开发者李景汉先生曾成功创办上海“外滩三号”,引领了外滩高品质生活潮流,这位传奇人物如今秉持其一贯倡导的“经典精神与高品质现代生活理念”,从北京再度启航,目标是在中国最核心地带,打造囊括世界顶级美食、奢侈品牌旗舰店、前沿艺术展演以及高端私人会所在内的文化时尚中心。
前门23号项目
在充盈着浓郁中国近代文化氛围的历史院落中,不仅汇聚了Maison Boulud餐厅(米其林二星级法餐厅)、Shiro Matsui餐厅(日餐)、Sadler餐厅(米其林二星级意大利餐厅)与百达翡丽等全球知名餐饮和品牌,并且拥有一家美术馆级别的当代艺术中心,海纳国内外一流当代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像、多媒体创作。这种以优秀文化艺术为灵魂、追求创新和高端生活消费旨趣的商业模式,必将不断吸引京城各高阶层人群、各大金融机构、房地产等企业、跨国公司和商社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国外博物馆和基金会、艺术品收藏家、以及新闻媒体等的普遍关注,从而在这座有850年历史的文明古都中,成为深厚传统与活力当代间激情碰撞的新地标。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前门23号整体项目的灵魂内容——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包括一个面积16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和一个挑高8米、面积700平方米的多功能空间,适用于多种形式的当代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综合媒体等活动。
主持人翁菱女士自始坚持“把优秀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留在中国”的目标,从9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成功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与李景汉先生一起成功创办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 正是得益于她独到的学术眼光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十年间,这些艺术空间一直是当时最积极、最广泛、最完美呈现中国最优秀当代艺术作品的场所。2001年,通过“新形象——中国当代绘画二十年”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的巡展,翁菱女士更成为了将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以强大阵容带进国家美术馆的第一人。 如今,在中国当代艺术面临商业化、时尚化的背景下,怀抱着“让当代艺术融入城市发展进程、对社会进步真正起到推动作用”理想的她,正准备同李景汉先生再度合作,以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这一强有力的平台,全力打造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艺术空间,继续支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思考、探索与创作。她的这一理想在即将起航的艺术中心发展目标中更是有着清楚的表达,那就是“成为专注于发掘与培育中国优秀当代艺术的最活跃的理想空间;成为激发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持续思考力与创造力的跨学科、跨国界交流平台;成为鼓励和促成艺术与公众深入对话、良性互动的真诚桥梁。”在此,其宽广的视野、远大的抱负无不显明。
开幕展“Where Are We? ——我们在哪儿?”
“我们在哪儿?”是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筹备之初的自问,也是对当今国内当代艺术界繁荣与虚妄相交织现状的严肃发问。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收藏和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同时,伴随着巨额金融资本介入的风起云涌,对泡沫的恐慌和各式危言也时有显现。而反观过去不到二十年的轨迹,中国当代艺术历经了从起初的边缘化、反主流,到几度跌宕起伏之后终于站在几乎替代官方艺术的位置,再到如今面临商业化、时尚化的步步紧逼,我们在观看与感慨之余,更有责任坦诚地直面现实,以实际的作为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明天同行。
从2001年策展《新形象:中国当代绘画二十年》,到2002年参与主办《都市营造—— 上海双年展》,到2004年沪申画廊的开幕首展《超越界线》,再到2007年末美国迈阿密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期间的《超越标象:中国当代艺术展》,时空辗转之中,贯穿这些无论是学术还是视觉呈现都深具影响的展览的,是翁菱女士及其团队对艺术本体问题的追索,以及对营建中国当代艺术良性语境的孜孜追求。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将内在精神与视觉呈现完美融合的展览将随着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的开幕而到来。
2008年5月24日至 7月15日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首展“Where Are We? ——我们在哪儿?”共邀请了十二位艺术家参展,他们是林天苗、刘建华、刘韡、邱志杰、王波(皮三)、王功新、汪建伟、颜磊、曾浩、曾力、张培力、周铁海。十二位参展艺术家个性独立,作品形式迥异,但他们共同的艺术特征就是撇弃当下流行的符号化面孔,而专注于艺术思考力的表达。
林天苗,以女性艺术家的身份(尽管她从来都否认这一点)神经质却十分彻底地展现艺术与生活的纠缠、生命体验与社会存在的矛盾;刘建华,摩天大楼、巨型油轮、高速列车……,顽强地从土地中“生长”而出,这是人类努力追求理想世界、试图不断创造奇迹的真实写照;刘韡,丰富多变的媒介表达是年轻艺术家对城市、社会等赖以生存的外部世界最直接敏感的反映;邱志杰,以他长期对历史现实的综合思考,从南京长江大桥出发,拨开“现实神话”的浪漫面纱,再现历史背后被忽略的真实内容;汪建伟,将不同元素同时并置于同一语境,打破时空线索,混乱逻辑概念,引导观者体验多维世界;王波,借助实拍和动画混合的技术“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白日梦中的现实和幻象;王功新,强调技术和将观念带入现实的逻辑方法,再次揭示和挑战日常经验与真实现实的复杂对抗;颜磊,重复工艺化的圆圈和艳丽夺目的色彩,暗示了开始与结束的辩证、普遍规则与个性价值的角力;曾浩,日常生活细节的平铺直叙,引发的是真实与虚拟的思考以及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困惑;曾力,冷静且毫无隐讳的镜头下客观地记录了现代城市环境变迁的视觉文献;张培力,液晶屏中平缓流动的水面因外物的接近瞬间停止、又因外物的远离而重回自然,人们在这种敏感且游戏般的关系中寻找着自身的定位;周铁海,标志性的“骆驼人”变成了黑白,对身处东西文化情境中人的精神状态的批判更加纯粹。
“我们是谁?”、“我们在哪儿?”、“我们往哪里去?”当这些最朴素而元初的命题重新被提及的时候,往往也是“何去何从”这样的问题在那些最为敏感的良知面前已无法回避的时候。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的参展者们即将以艺术表现的形式展现他们的思考,翁菱女士深切盼望这一话题能够触动艺术家,使之回复艺术的本原,并从中获取更深层的创作勇气和别开生面的创作源泉。与此同时,对于一贯主张并坚持跨学科交流的翁菱女士而言,她的目标远不会就此止步。据悉,“Where Are We? ——我们在哪儿?”研讨会预定在展览中期举办,届时,围绕这一话题的讨论将延展至更为广泛的知识界、文化界、企业界以及大众媒体,可以预见,更多认真、深层的自省与反思将从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这一平台发出,对此,我们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