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艺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8.5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5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北京-朝阳-798
展览海报
展览地点:北京·四面空间·北京798艺术区2号路(创意广场旁边)
展览日期:2010年6月12日-2010年6月27日
开幕酒会:2010年6月12日16:00
肖像作为最具识别性的视觉语言始终是艺术史中的主角,从岩洞壁画到数码摄影,媒介随着观念与科技的嬗变而变化着,但是无论以什么样的载体呈现,我们的目光却一刻都没有离开对同类面孔的注视。教宗英诺森十世目光中的阴森,蒙娜丽莎嘴角上的微笑一下子就让我们坠入被刻画者的人生,无论跨越了怎样的时空与文明,生活的历练让我们冲破画面中的层层误导,简单而又高效地解读出面孔所讲述的故事。
艺术家李天元正是以面孔为基础,以冷静的观察窥见到他者的人生如何被岁月所雕刻。他以8×10底片来拍摄的肖像,总能让人感觉到伦勃朗油画般扎实的体量与古典的用光。为了化繁为简,李天元将他的对象置于太空一般深邃的黑色背景中,而这让我想起了在河南淮阳民间流传的泥泥狗,这是一种以泥土捏塑然后在纯黑的底色上涂以五彩而制作出的民间玩具,它的源头据说可以追溯到女娲抟黄土以作人。在制作泥泥狗的艺人中间流传这样一句话“玄(黑)是本色”。五行之中水德尚黑,而水正是生命的起源,千百年在民间传承的朴素色彩观,在今天李天元的作品里同样得到了体现。不管是否出于对生命本源的认知与敬畏,李天元作品中大面积的黑色仿佛切断了被摄者与尘世的联系,人物的肌肤在黑色的挤压之下发出珍珠一样幽亮的光泽。
如果那些仿佛在太空中悬浮的肖像在前科技时代出现,那可以说它们的完成度已经很高了。但是李天元却并没有止步,他的摄影实验借助于卫星摄影和电子显微镜,极大地拓展了摄影艺术的实践疆域和可能。虽然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的面积,但是李天元试图通过Google Earth定位的画面以及来自被摄者身体局部的显微摄影,向我们展示了被物质化的人是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定位的。这些小小的画面构成将2D画面所能呈现的维度瞬间拉深了,它让我们在和画中人互相凝视的过程中体验到思维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循环往复的跳跃感。
正如顾铮先生指出:“我相信,李天元不是要通过改变常规观看的方法来获得一种震惊效果。他把从宏观获得的、从微观获得的、以及从相对常规获得的人的视像并置于一个空间,让世界的表面的丰富性以及世界的表面的同质性,在共同展示的同时失去根本的区别。他的视线的往来反复,期待的是获得对于人的表面性、对于世界的表面性的一种新认识。这样的肖像摄影,既是一种对于人的自我质疑与对于世界的重新解释,也是一种肖像艺术形式上的自我破坏与重建,更是对于肖像摄影的唯一性的一种根本上的怀疑。”
在这里,我非常赞同顾铮老师的看法:人,仍然是李天元的唯一。
李天元肖像
李天元艺术简历
李天元,1965年生,现居北京
1980——1984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84——198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个展:
1993 [李天元画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李天元画展] 红门画廊 北京
2005 [天元空间站---空气] 万玉堂画廊.纽约 香港
2006 [玄观]宋庄1号 北京
联展:
1989 [第七届全国美展] 江苏美术馆
1991 首届[中国油画年展] 中国历史博物馆 香港会议中心 [李天元,赵半狄画展]天地大厦 北京
1992 [萨加国际艺术双年展]阿联酋
1993 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中国美术馆
1994 [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展]香港大学美术馆 [古巴国际艺术展]哈瓦那
1995 中国油画[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布鲁塞尔 比利时 [变化—北京上海前卫艺术展] 哥德堡美术馆 瑞典
1997 [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 中国美术馆
1998 [是我] 太庙,故宫博物院 北京
2001 [艺术与科学]国际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虚拟未来] 广东美术馆
2002 [亚洲双年展] 孟加拉 [国际摄影节]平窑,山西 [亚洲艺术展]沙特阿拉伯
2004 [过去与未来之间] 国际摄影中心.纽约. 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
2005 [100名艺术家] 卡索拉国际当代美术馆.意大利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 中华世纪坛
[过去与未来]中国新摄影 芝加哥大学当代艺术馆
[景观:世纪与天堂]2005年成都双年展
[大河上下——1976年-2005年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 中国美术馆
所获奖项:
首届[中国油画年展],作品[冶子]获金奖 中国历史博物馆 香港会议中心.
[艺术与科学] 国际艺术展 国际评委提名奖.中国美术馆
公共收藏:
香港大学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清华大学. 纽约国际摄影中心. 卡索拉国际当代美术馆,意大利
李天元作品:
Pamela auchincloss
陈言
干诋
黄燎原
贾方舟2008
凯伦
巫鸿
谢思维
谢亚利。2008
上一篇:关于 “51平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