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利艺术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
您所在的位置:利艺术空间>画廊动态>正文

“大获成功的文化输出”

2011-04-15 11:37:08          

  2009年10月13日,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在德国法兰克福拉开帷幕。该书展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书展,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图书贸易信息服务平台和国际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自1949年创办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平台,被誉为"世界出版业的奥运会",拒不完全统计,书展期间150万人口的法兰克福因为展会的举行会骤然增加40万政治、文化、企业界人士。

  中国首次担当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主宾国

  主宾国是每届法兰克福书展的最大亮点。自1988年设立的"主宾国"活动以来,每年邀请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当年书展的主宾,根据主宾国家的需求,在德国及欧洲范围全力推广该国或地区的文化与历史,以增强该国家或地区在德国、欧洲及世界的影响力。

  今年中国将首次作为主宾国在法兰克国际书展上亮相,这是全面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一次空前盛会,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电影、学术、版权界与世界文化的一次零距离接触,国人关注,世界瞩目。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成为主宾国活动中的亮点,备受瞩目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当代艺术热潮震撼全球,但是否表面化、脸谱式的中国符号最能代表中国?爆炸式的价格飙升能说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吗?……这是值得质疑的。

  万事寻根,中国当代艺术除了通过“批判”而立的一派,更多是从传统中吸收精髓做了现代语言的转换,这是不应被忽视的。从这个角度讲,《传统的复活》正是要为世人展示中国当代美术史中着重要的另一面,同时,这也是正面宣传中国文化回避不掉的一面。

  艺术的精神是持续性的精神,对一个文明古国来说更是如此。中国期待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这种文艺复兴首先是传统的复活,以此为基准点,创造今天的文化景象,以证明盛世的智慧、活力和标本。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由徐娟策展、美博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策划,集结了尚扬、冯大中、田黎明、谭平、陈琦、蔡志松六位中国当代一线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试图以视觉艺术特有的方式从不同角度阐释“传统的复活”这一概念,向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传统美学精神致敬。尚扬先生以油画材料、抽象思维与中国画南北宗鼻祖董其昌对话,探讨历史经典的当代意义。冯大中先生用最纯粹的中国水墨形式将最经典的中国文人画题材“松、竹、梅、兰”重新描绘,但构图、造型却舍弃了传统文人画的形式,大胆采用了特写式宏大构图,传达出吐纳百川的山河气象。田黎明先生将笔墨糅入个人感受中投射到表现对象上,他着重于探讨的是表现对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传达的特殊时代气息以及这种气息与中国画传统的对照关系——它们的遗传与变异,从而进一步追问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气质;而同时,他创造了一套符合现代人视觉审美期待的视觉语言系统。谭平通过抽象极简的版画语言去体验着中国人对形的体悟;陈琦致力于将传统木版水印的印痕美发挥到极致,藉此获得版画的语言独立;蔡志松用高超的写实手法复活了汉唐时期中国士大夫的气质和精神,并赋予对象以人文关怀,让汉唐精神更具体、鲜活地呈现在当下。

  展览于法兰克福非盈利艺术空间BASIS展出,开幕式当天新闻出版署副署长邬树林先生、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温振顺先生、中宣部新闻出版局局长张晓颖女士以及德国书商零售协会总干事德雷尔女士等重要嘉宾均到场并讲话致贺。

  在法兰克福书展期间,国际上有关中国的不和谐的声音一直存在。有些外媒将中国主宾国活动称为是中国在意识形态干预下的一次外宣活动而予以舆论攻击。而这一展览的国际化视野及专业的展览形式让持有这一观点的外媒不得不重新认识当今的中国。

  对于此次展览,德国主流媒体及亚洲等国媒体都给予了积极的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及4套、9套节目更是在早间、午间、晚间新闻中大篇幅的报道了展览开幕的盛况。香港的凤凰卫视等电视媒体,人民网、新浪、搜狐、外交部网等重要网络媒体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也都充分地报道了此次展览的盛况。在展览期间,网络上有关这个展览的报道就达到了二十余万条。

  主宾国办公室通过各种形式向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观众传递着此次展览的信息。有关展览的海报与主宾国海报共同出现在德国街头,展览的请柬通过主宾国办公室发放到各国友人手中,且在中国主题馆门口安排专人发送请柬。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画册的出版意义

  中国的视觉艺术在语言的运用上与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人将视觉语言与人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进行了充分地结合,而“知”又与图书及阅读分不开。故而,中国的造型艺术与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所谓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基于这样的认知过程及特点,美博文化将艺术作品展及图书出版进行了结合。

  这一画册的出版旨在用浅显的语言将普通人不易理解的艺术问题进行说明,从而达到一种美育的普及。此书的出版得到了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主宾国办公室的盛赞以及德国出版界的高度认可。《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画册作为唯一一部单行本艺术类画册代表“蓬勃发展的出版事业”成果出现在主宾国主展示区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画册作为艺术类图书的出版成果赠送给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以及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和德国书商零售协会理事长等嘉宾。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更将此书作为今后外事活动中的重要文化礼品。

  结语

  在整个法兰兰克福国际书展的主宾国系列活动中,《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暨同名画册的海外展示部分已经取得圆满成功。这次展览被媒体誉为法兰克福书展期间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展,为中国的对外文化展示树立了一个新的标准以及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应山东省委宣传部的邀请,《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暨国内图书首发及捐赠仪式又于全运会期间在山东省图书馆举办,同时也揭开了该展国内巡展的序幕。

  文化的传播与输出反映出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战略深度与广度,中国政府对于此次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活动的重视也反映着一个正在走向强国的大国的新的文化策略。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展览承办方美博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总监徐娟女士表示,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世界瞩目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也期待着中华文化艺术的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发展应当既保持民族性,又充分体现时代性。放眼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必将在东方复活一个悠久而更新的价值体系,这就是《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的策展初衷和美好愿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