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德滋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AGA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
  • 印象:
    val
    确定
  • 经营时间:
    16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22院街
您所在的位置:德滋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宋永平:金钱是一个巨大的幻影

2014-10-27 16:39:29          

宋永平 《拜金主义》 金属,镀金 H11 x L25 x W6cm 2014 年

    冒着大雨来到宋永平远在昌平上东廓村的工作室,终于看到他为《艺术银行》创作的作品“拜金主义”。六块大“金砖”积木般随意摆放在工作台上,散发出璀璨而荒诞的光芒。宋永平把1美元的图像经过重新处理蚀刻在“金砖”的正反面。华盛顿的头像被换成了马克思,英文也被谷歌翻译的德文替代,意思是“金钱是一个巨大的幻影”,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的话。宋永平指着被他刻在“金砖”上的马克思头像问我:“你看,他像不像一个幽灵?”

  “拜金主义”是宋永平在当代复杂的现实语境下的思考,将马克思和美元捆绑,表现了艺术家对文化和艺术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的担忧。之前,宋永平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名为“潜暴力”的展览,展出了大量同样用“美元”作为素材创作的作品,那是一系列金属版画,使用铝合金板材,将美元纸钞原样放大、机制刻印,其形态冷漠、沉重、晦暗而压抑,庄严而诙谐,释放出一种克制的反讽:既是一种审美智慧,也是随苦难而来的伦理关怀。著名诗人、艺术批评家岛子曾在专文《幽灵,消费文化及权贵资本主义》中写道:“美元纸钞图像与文字符号的置换,彻底改变了美元的货币性质……在当代消费文化以及权贵资本主义语境中,这一置换带出的反讽效果,不只是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混杂、错乱,不只是时代的错位感和历史的虚无感……”

  窗外大雨倾盆,狂洗着被污染的世界。在已经完成的作品前,宋永平仍然保持着旺盛而持久的动力和兴趣,给我讲述他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看法,他的艺术背后总是有着一种宏观的现实观照,有整个中国庞杂的社会现实作为基础。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毫不客气地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宣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或许是马克思断言过早,目力所及之内,资本主义正在中国的大地上“蓬勃生长”;也或许是丧钟正在敲响,只是愚蠢的人类暂时听不到声音而已。

  无数人挣扎在通往金钱的道路上,生命像泡沫在膨胀,马克思在金钱的监狱里注视着我们,像一个幽灵,时而发出疲弱的声音:“金钱是一个巨大的幻影”。

  艺术银行VS宋永平

  艺术银行=ART BANK

  宋永平=宋

  ART BANK:怎么会想到做这样一件作品?

  宋:这不得不提到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一句话:“金钱是一个巨大的幻影”。这句话我是多年前在岛子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中看到的,当时印象非常深刻。后来跟中森会有一次合作,我就突然想到这句话,于是就有了拿“钱”作为创作素材的动机。拜金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金钱成为一种普遍象征物,成为衡量价值和意义绕不开的一个标准。在文化上我认为这是值得悲哀的。在中国的传统里,一直认为“金钱”是对文化的一种腐蚀,西方很多学者在思想上已经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过各个方面的反思,但面对中国当下复杂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语境,这种图像上的重组仍然产生出了新的含义。马克思是反资本主义的一个学者,而“美元”作为货币一直以来象征着西方资本主义的霸权,这种组合构成了一种奇特的张力。

  ART BANK:去年年底,你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中也展出了用“美元”创作的作品,谈谈具体的情况吧。

  宋:那是我和苏新平、李津三个人一起的展览,我1983年从天津美院毕业,跟他们是同学,天津美院美术馆给了我们每人一个空间,也等于是办了三个个展。那次展出的作品也是关于“金钱”的思考的一个延伸,当时做了很多,把美元的图案腐蚀在铝板上,当然在图像上也做了重构,我把原来的华盛顿的头像换成了很多人的,上面还有每个人的一句话,用谷歌翻译成了各个国家的语言。

  ART BANK:这次做成“金砖”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宋:这次其实是铝砖镀金,看起来非常像真的金砖。黄金,作为整个世界的通行货币,是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物质价值的本位,把这种对“金钱”的思考直接用黄金的这种形象来做,是想把文化和“金钱”在作品中统一起来。今天艺术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实际上艺术已经变得很不重要,艺术成为一个幌子,被借用以行金融之事,艺术完全变成了一个空的概念。这是艺术家的悲哀,是艺术的悲哀!我在试图反映当下这种文化和艺术的残酷现实。

  ART BANK:你的创作一直都是以绘画为主,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观念性的探索?

  宋:其实艺术背后的观念性是不可或缺的,绘画只是作为我比较熟悉并习惯的一种语言。我2003年才来到北京,之前一直在山西太原。1986年在太原现代艺术展上我和宋永红实施了作品《一个场景的体验》,现在来看属于行为艺术,但当时还没有行为艺术的概念,连相关的资料也没有。我当时就想突破绘画原有的模式和形态,而把人作为实物的元素放到作品里面。

  ART BANK:对这件作品的发展还有什么样的想法?

  宋:我希望这件作品能做成真的金砖,这样的话,艺术就跟金钱完全捆绑在一起了,艺术的价值就更成为一个问题,艺术和金钱的关系就变得更加直接而微妙。这是对美元霸权的真正思考,目前看来美元终于摆脱了金本位的羁绊,进入了遐想的领域。我的作品是想把真金白银掺和进当代艺术里,让它与现实发生一些化合反应。让“拜艺术”和“拜金”紧密地纠缠起来,或者说,它们本来就是一回事。

                                                              (来源:艺术银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