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玉衡艺术中心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5
  • 印象:
    新水墨 展厅大 高端 专业 有腔调
    确定
  • 经营时间:
    16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上海-普陀-莫干山路M50艺术区
您所在的位置:玉衡艺术中心>画廊动态>正文

【玉衡·访谈录】微物之辞 | 沈勤访谈

2016-01-15 22:42:06           来源:玉衡艺术中心

玉衡艺术中心于今年11月18日推出了展览“微物之辞——当代水墨的文本意识及其叙述”。此次展览特邀评论家孙欣担任策展人,集合了在此主题下的六位当代水墨艺术家党震、高茜、姜吉安、刘琦、沈勤、张见。展览前期筹备过程中,策展人和玉衡展览团队走访了六位艺术家工作室,交流过程中和艺术家的深度交流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递升了展览的主题性呈现。

以下为策展人与艺术家沈勤的访谈内容。

时间:2015年9月26日

地点:沈勤工作室·石家庄

人物:沈勤×孙欣

———————————

孙欣(以下简称孙):“辞”,辞采,文辞,修辞,这是一个文学概念。我们的水墨,实际上也是一种“辞”的艺术,显现以落于纸面、绢本的图像,图像背后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系统,缓慢牵引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面内部的精神实质,我对这点就特别有兴趣。无论是文学、音乐,还是舞蹈、绘画,始终有一种寄情遣兴、托物言志的意趣,艺术家画一个山头、一棵树,绝对不是这个山头、这棵树本身。“物”只是一个表象,需要通过它传达心象,艺术家是“隐于物”的。某种程度上,“物”与艺术家的文本意识在意味深长的交互中共同参与着塑造的过程。回到艺术家个体,他们各有取向,有的偏爱哲学、心理学,有的倾向于符号学、象征主义,文本意识的差异使得图像显以耐人解读的意味,在这个点上,我想做点文章。沈老师对于画面之外的东西看得非常重。

沈勤(以下简称沈):其实绘画后面那个东西,我说就是一块床单布,可以画得很复杂,但是如果没有后面的东西,就是装饰画。

孙:技术层面的东西相对是容易完成的,背后使之耐看的部分更为重要,不光取决于艺术家的知见、修养,还有才情、趣味,以及个人生命感的东西。您平日里对什么事物有兴趣,阅读经验大都来源于何处,我比较有兴趣。您个人会收藏一些吗?

沈:画院学员班的时候第一天就讲,会扫地就会画画,你能抓着笤帚和抓着笔不都是像在上面扫吗,笨的人五年,聪明的人三年,怎么都能学会。但是真的背后的那个东西就靠自己修为了,那个东西就学不起来了。兴趣可能还是对高古的东西。我讲的高古就是博物馆的,越古的东西越漂亮,很简,工艺又好,所以我觉得文化啊,真是一路倒退!这次去山西一条线上看壁画也是。中国文化其实一直是两层,南北差异蛮大的,我讲的就是“汉文化”和“胡文化”,所谓“胡文化”,我就是讲草原这条线过来,包括西域过来,其实从魏晋以后,汉文化就不断地往江南走,其实真正的汉族文化现在就是江南这一片。当然我不是说胡文化不好,北朝时候的东西,胡人带进来的宝石、壁画那些,水平都高得不得了,那真比同时期南朝的东西要好。我就觉得早期从春秋的时候那种高度一路下滑,你看过北朝的石雕以后再看唐代的,你就觉得世俗的成分就开始多了,那种精神里面的东西要比北朝的少很多了,但形式变得很完美了。但到了宋以后,又是一个高度,那种气息,特别符合汉族的审美,我讲的审美,就是可能置换一下,置换到宋朝的那种精细、那种质朴,那种标准整个跟明清以后不一样,不像是同一个种族做的东西。其实唐以前晋代的文化是很强大的,元以后的文化很差的,整个就一塌糊涂。若问我的审美取向肯定就是高古,然后再下来就是到宋,因为元还保留一些宋的东西,你看倪云林的画,其实他是有空间处理的,其实有空间处理的这种绘画比明清以后的绘画,对于思维的要求高多了。我就觉得后代的问题还不是一个形式的问题,就是整个民族弱智化的问题,最后这个民族就没脑子了,真的就是为欲望活着,大家都是在为欲望,就是动物了,所有的行为方式就像动物一样,而在那个年代精神的东西非常可贵。

孙:事物外表的形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其内在的本质。瓷器系列不是纯然的自然主义风格,即便是面对物本身的塑造,也跟自然主义不搭边,显现出一种“隐于物”的品质,远脱复古主义者倚于咏物的生活策略。为什么要画那些瓷物件,当初有什么想法?

沈:上世纪90年代的那十年,我一直是用后期印象派的那种方法在画,有时候画在水彩纸上,就跟油画一样,然后会画一些西洋画中的静物那样。其实一开始画瓷物件是当静物画的,但画静物,我可能会处理出这种层次出来,尤其是图案,我一直喜欢用分离的画法,它会强调出画面中的层次。 对。但是真的是有一个过程,一开始是从照片这个角度过来的,那肯定非得用时间慢慢离那个点越来越远,然后往绘画这个点上靠。


《青花瓷》

孙:上世纪90年代的沈老师特别喜欢用色彩。

沈:对。90年代就是一直画色彩,但画的不多,到2000年的时候画的西藏系列,也是画的颜色。纯水墨的东西是除了1985-1989年、再到后89的阶段,是抽象水墨,然后就是2000年以后开始。墨与色,我是分开来画的,一般墨里面是不带颜色的。百姓还是喜欢有点颜色的,特别你要是在广东,你如果全是墨,人根本碰都不碰,认为是触霉头的东西。

《仿倪云林画意》

孙:沈老师作品里经常显现以局部,让人不自觉地陷入对南宋绘画的追忆,而西方现代艺术是在照相术出现之后,才开始肯定局部的意义与价值,发掘局部入画的可能性。

沈:这种视角还是西方的。因为一旦全的话就会有故事性,故事性就变成文学的了,因为我是会注意避开这种文学叙事的东西、故事的东西。我更关注的是从结构方面入手,从画面本身,不希望在里面绕很多故事性的东西。如果你画一个完整的房子,那人家可能真的就会理解成一个房子,而我一块白可以做黑白对比,一块白一下子就透气,像幽灵一样。其实转到墨,真的要一步一步往下走,要有时间量,你才会对这个材料、这一套手法慢慢熟悉,然后慢慢地兴趣点也就在上面了,因为它经常会出现你控制不了的情况,但是它会有一个方向在,所以画画好玩的地方就在这儿。

孙:艺术家选择的物象多是情感、情绪的载体,那么这个载体潜藏着您怎样的文本意识?八五时期沈老师的作品比如黑山水的那件,包括这个地平线,实际上沈老师的东西在八五时期又往回靠了……

沈:我可能更多是一种情绪的,也没有什么藏不藏的,若说有,那么大部分会有一种哀伤的东西在,有一个大的调子,可能偶尔园林里面会有超现实主义的东西,包括一小块石头,人躲在后面,墙外面有荷花,然后会有一部分意外的内容。我会不停地勾,一直往里面组织线条,最后突然往里面陷进去,那些都是最早以前超现实主义留下的。所以老皮(皮道坚)说我是个传统主义者,喜欢往自己的历史看,而且是那种大历史,还是喜欢这种宏大气势。包括水墨材质本身的这种细节,纸本身就这么好看了,一托裱不就弄死了吗,一张纸又给毁了,所以我后来就不托了,包括毛边啊什么的都留着,毛边多漂亮。

———————————

参展作品(沈勤)


《花》Flower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40×210cm

2015

《青花瓷 9》Porcelain 9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52×66cm

2012

 


《瓷器002》Porcelain 002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52.5X67.5cm

2014

 

“微物之辞——当代水墨的文本意识及其叙述

Phraseology of Subtlety - The Text Consciousness and Narration of Contemporary Ink Art

策展人 CURATOR | 孙欣 SUN Xin

参展艺术家 ARTISTS

党震DANG Zhen / 高茜GAO Qian / 姜吉安JIANG Ji’an

刘琦LIU Qi / 沈勤SHEN Qin / 张见ZHANG Jian

展期 DURATION | 2015.11.18——2016.01.10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