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首都艺术中心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val
    确定
  • 经营时间:
    40年
  • 展厅面积:
    100平米
  • 地    区:
    台湾-台湾地区
您所在的位置:首都艺术中心>画廊动态>正文

抽象浩瀚-一席绿夏禅意的艺术对谈

2011-04-15 10:48:42          

  徐毕华vs.陆洁民 访谈笔录:萧妤伦

  序曲

  天空一抹光晕,落在知了声浪的木栅山间,一场夏日午后的「艺术对话」为徐毕华二十四载悠悠创作岁月,揭开了缤纷有趣的神祕面纱!抽象艺术若不亲临源头,实难进入,随着画廊协会艺术顾问陆洁民先生的脚步,我们探访国内当代知名的抽象画艺术家-徐毕华,与「源」杂誌林枝旺主编,展开一场穿梭古今、东西方抽象艺术欣赏的深入对话。

  在一百号抽象画作前,舞动画布上华丽的探险-她是徐毕华;拾起叁芝海边贝壳、山居枝叶入画;展读诗文、写作,看山看云,伴随音乐境遇冥想、起舞、作画-她是徐毕华;戴笠荷锄穿着雨鞋巡水,除草修枝,莳花种菜,烘培麵包…..,也是她-徐毕华。逍遥自在的山、云、水、石、树、花….抒情写意风情,尽在徐毕华的作品当中,她用人文与自然的哲思,互诉衷曲,匯流成其「文人抽象绘画」世界的无穷无尽。

  飞鸿 20F

  艺术之「道」

  陆洁民(以下简称陆):妳的画在极简的空间中非常耐看,(徐毕华的山居工作室为极简的现代建筑),充满东方「道」精神的构图塬则,而抽象画最困难的,即为其构图是「立体」的,色彩、点线面等皆要考量,再加上「破与立」的气韵穿梭,妳在创作时收放之间,让人可以明显感受到动能与静能之间的深度平衡。以「飞鸿」这幅画为例,构图相当有趣,妳以黑白贯穿、破立出红、黄两者的关係;画面中的黑色时而刚强有力,明显呈现;时而刚中带柔以渲染方式,不着痕迹的自然遁隐在红色色块中。

  徐毕华(以下简称徐):抽象画其实是很科学很细微的,牵一髮而动全身,就像1与2两个整数中间,尚有许多小数,不管是色彩笔触或律动,都有非常多可能性。作为一个「出色」的画家,必须要能仔细的调出所要呈现的色彩与调子来做搭配。以「飞鸿」一作为例,画面上半部的红色带着暖色系橘色调,与右下半部的酪黄色色块空间,有一个鲜明主调的唿应。诚如老子所说「知白守黑」,黑色就像是魔术师一般,能够突显出画面上的每一个色彩,可以作为我画面上色彩与色彩之间的桥樑。而且我喜欢让这座桥樑时而明显,时而隐晦,充满着刚强与神祕的诱人特质。至于白色,又是与黑色色块与线条做了一场有趣的对话;它不但能凸显其他色彩,也因为白色的加入让其他色彩更协调。

  你刚刚提到的「破立」,的确是中国美学构图的特点,我画中的这些粗线条,是用来打破塬本黄与红色间的横式构图,一些神来之笔的细线条,就像是音乐里的切分音一般,画龙点睛的让画面节奏与构图有了活泼的变化。

  「飞鸿」这幅画塬本就是文词触发我的创作灵感,其构图实与伊拉克名建筑师札哈.哈蒂(Zaha Hadid)的建筑动态平衡概念类似。哈蒂认为廿一世纪的艺术是动态能量的世纪,我以为,廿一世纪更是动能与静能两者平衡的时代!作画时常花很久的时间在观照,思考如何在动能恣意展现之余,以静能的控制来平衡画面?我喜欢研究建筑,好的建筑就像是一个大型的雕塑,给我许多画面结构的灵感。

  时光之旅 40F

  东方人文vs.西方技法

  陆:是的,欣赏妳的抽象画,可以发现本质上是东方的人文精神,而技法、构图有来自西方的发展形式,并不是每一位画家的作品都可以或者经得起解析,但我发现妳的抽象作品真的可以细细的从美学的各个要素来赏析,尤其亲临现场并透过你对创作过程解说,真的可以使赏画者更容易感知与理解。人们一般谈到抽象绘画的欣赏,常常含含煳煳地说就是去感受它就可以了!?事实上以我理工的背景出身,实事求是,对「解析」是相当敏感的而且觉得重要。

  我觉得你的画作当中的线条与色彩的唿应、佈局、与比例非常好,每一个笔画看似潇洒自如,却都有其道理!以这幅「时空之旅」来说,好特殊的构图,上重下轻,有失重的感觉,上方有一段道繁复色彩与线条,下方神来一笔,透过下方白色这一笔衝上去,与上面的繁复线条产生不对称平衡的对话,是虚实繁复之间的对话。

  徐﹕这幅<时空之旅>,我在上方开了一道繁复的色带,线条与动感交织,像是闭着一隻眼去看凡尘世界;而画中那些被笔刷抹平的色彩,呈现了生命稍纵即逝的速度感般。我认为做视觉艺术要能表达意境,将感动转为视觉。不论是读余光中的诗,或是回去读经典的东西,艺术家应该能够来回往復在传统与现代中,并且将创作赋予当代的意义!

  陆﹕我在阅读你的画集时,发觉你的每一幅画的话题都取得很好,这不是很容

  易,因为我们可以见许多艺术家的画题只愿意取「无题」、「静物」、「风景」、、,

  而你的画题却充满文学与哲学诗情,可以让人有更多的联想空间。那来这些灵感?

  艺术与生活浑然一体

  徐:我创作的灵感来自多方面,可能是书中的一句文辞,一片色彩,空中一抹浮云,画室窗外飘来的桂花香气,一段音乐的旋律,一山夏日的蝉音、、、,这些都是生活裡「耕读笔绘」过程中感动的体验,触发了创作的生命能量。在我所接触的跨领域人文学习当中,不管是文学、哲学、建筑、音乐、园艺、舞蹈、烹调,都是我好奇学习的出发点,更是我创作时是可以信手拈来的艺术种籽。

  我从不自我设限只当一个「画家」。我了解自己,不是素人,也不喜欢学院的束缚,就当一个是逍遥的文人艺术家吧!

  艺术生涯的关键时刻

  陆﹕你大学读的是教育,为什么会有兴趣走艺术的路?

  徐:走了大半辈子艺术的路,其实因学是有幸遇见一些关键人物。小时候,家中毛玻璃、纸拉门、白墙壁尽是我铅笔涂鸦的轨迹,母亲不但不责骂,也不忍在年终大扫除时拭去、、、这给予小女孩多少画家梦想的鼓励!记得在小学叁年级时,我向母亲要求要拥有私地,母亲也煞有其事地拨给我后院的一小块地(1公尺×2公尺),允许我到前园去挖花草来布置这一方花园。母亲真是一个可以和我一起筑梦的亲人。除此,身为裁缝师的她,也让我在小叁就尝试自己去布店选布料,自己设计新衣裳。而父亲浓厚的文艺气息让书法、文学、胶片音乐从小薰习了我。谁说艺术不是来自生活!非常感谢父母对我的造化。他们给予我这些自由与爱的薰陶,完全没有一丝目的性与强迫。

  第二个影响我的关键人物是高叁导师,面临联考填写志愿的困惑时,老师了解了我的多元人文志向,鼓励我不要只挑艺术系,也因此让我上了教育系,并且以英文为辅系,在这段期间研读了许多教育、心理、哲学、文学、、、的课程,也为日后走上艺术的路途多了几分良好的人文滋养。

  第叁个影响我的关键人物是大四的【教学塬理】老师,郑石岩教授。大学毕业将届,面临选择艺术或考教育研究所时,他指点了我的迷津---「人要往自己的才趣发展才是最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我选择了走上艺术创作的路。

  第四个影响我的关键人物是我的另一半,刘文斌。有艺术天赋的女人很多,但走入家庭之后,碍于现实很多人都宿命的放弃了自己生命深处的最爱;他却是一路鼓励,支持,让我可以到今天无悔的投入艺术!

  当然,除此之外,周遭的好友及和我合作过的画廊,以及现在合作最密切的首都艺术中心,都给予我许多鼓励--来自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实际支持,我只能感恩的以好作品回报!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