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红门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3.2
  • 印象:
    视角好 历史悠久 繁华 楼高 光线暗
    确定
  • 经营时间:
    33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东城
您所在的位置:红门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798带起21世纪艺术专业移民潮效应(组图)

2011-04-15 10:15:18          

  21世纪在亚洲出现一个极为特殊的人文迁移现象,有趣的是;北京,则是发射出这强烈吸铁石力波主要(应该也可说是唯一)城市。这特殊人文迁移现象,《当代艺术新闻》称它为专业移民热潮,放到艺术产业身上则是所谓艺术专业移民潮。这个移民潮与40、50年代我们的父母移民到美国、东南亚方式,有着相当迥异的模式。过去的移民潮,通常都有连根拔起到异地生根开花的打算,这一世代的艺术专业移民潮,则都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些所谓画廊、艺术经纪人、艺术杂志,多数都还在自己的家乡保有本来的画廊、杂志社,可是都同时选择北京来建立新的画廊与单位,也就是把自己艺术事业版图做了相当灵活的扩散效应,而这些人都具备下列几项特质:拥有非常专业的艺术经营素养、每个人在自己行当中历练时间都够长、对经济指数的概念超过传统艺术产业经营人、眼光锐利、行为内敛、比本地画廊还够本土化,这个新族群完全无所谓失根的兰花那种陈腔滥调,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定调在那里;很明白自己的角色如何转移和扮演;深谙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所以,这波艺术专业移民潮以非常强悍的力量,巧妙地融合北京原本的国际潜质性格,彻底颠覆传统北京给人的安静艺术气息,不管是入驻到艺术聚落或者跳开群聚范围,都与整个环境汇聚成一股生猛有力当代艺术氛围,带来新的市场冲击与建构新的秩序可能性。   两年时间,北京出现了所谓「798显学」,这个在西方主流媒体称之为「798效应」的热潮,鲜少人真正知道;它却是100%来自民间自发性力量所形成的。一年前,以798厂艺术区为主基底的大山子艺术节,挑起了官方与民间艺术力量的对峙,注意焦点模糊了这个地方之所以凝聚的本质;使得外界忽略掉798原来是由艺术家慢慢堆砌出来的样貌,恐怕也误解了官方在这当中根本没有扮演任何角色。事实上,整个798厂区就是一很纯粹的租赁关系,不管是画廊或艺术家、单位,都是透过物业来完成承租厂区的关系,它没有所谓官方单位来管理或辅佐这样的机能,它的自主性,完全由里面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艺术工作者自己来捏塑。同时,798所聚集的艺术单位或个人,也最能说明这波艺术专业移民潮的阵头。   而所谓798效应,指涉的是一种新型态艺术群聚的模式,它没有官方任何色彩的加入,很单纯就是艺术工作者自己透过租赁方式;为自己所打造的表演空间。大山子798厂艺术区的成功,带动其它艺术聚落的兴起,也拉宽了艺术与民众发生关系的机会。策展人冯博一就说「对很多在海外的人来讲,可能都无法理解北京798所代表的意义。如果稍微有点了解中国长期处于封闭局面,那或许可以了解798出现所带来的影响。798代表了艺术家可以依自己想法,来决定自己的生活型态,进而能追求这个想法的实现。它更给那些从美院毕业的年轻创作者,能够决定可以不做蓝领、不做白领,自己能够自主地选择艺术创作来作为生活的模式,这对于封闭时期的大陆,恐怕都是很难理解的。当然,这样风气的形成,严格讲还是整个大环境气候走到这里,才使得民间的效应能够有机会发挥出来」。   事实上,798象征一种自主性自由,并不单指放在视觉艺术这个范畴。以798厂区来讲,它也意味着现阶段北京时尚生活的一种方式。艺术在这里,可以是摄影、美术,可以是剧场、音乐、舞蹈、瑜珈,甚至是服装、阅读与饮食,它等于成为生活的一种态度。这样的一个生活态度,彻底颠覆传统对于艺术的刻板印象,大大改革旧中国给人的制化性,也难怪798成为北京继长城、紫禁城之后,游客一定得要来的观光景点。   如果以第二届大山子艺术节所提供的资料显示,798厂区目前有的画廊家数是32家、个人工作室则有41家,拥有海外资金的画廊分别是:日本的北京东京艺术工程、法国的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意大利马蕊乐画廊、意大利常青画廊、台湾帝门艺术中心、英国中国当代、德国空白空间、新加坡季节画廊、韩国Leum画廊、拥有少数日本资金的北京立方现代美术中心。这当中,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选择方面,几家画廊多数是雷同的,倒是常青画廊初期的展务;将会以意大利艺术家为主,暂时还不会安排北京当代艺术家品的展览,九月则计画推出已故旅法中国当代艺术家陈箴纪念展。北京立方现代美术中心则会以介绍多媒体艺术为先、韩国则着重自己艺术家的引荐,季节画廊也比较不选择在市场太火的艺术家;而是以需要舞台的画家或者刚离开学校的画家为主,程昕东、空白、帝门则都考量艺术输入、输出问题。   北京东京艺术工程与英国中国当代画廊,都是属于较沉稳做事的典型。英国中国当代选择的艺术家名单,都是浮出台面的成名艺术家,市场的推动上也比较不会造成问题;东京艺术工程则是在日本很早就投入像赵无极、白南准、金昌烈这些大牌亚裔艺术家,蔡国强、徐冰同样也都与这家画廊合作过,因此与中国当代艺术发生关系时间激活得很早,决定到北京来设置画廊,推动与发堀的意义强过做买卖,所以这家画廊在798的口碑亦是有目共睹。新加坡季节画廊对于这么多海外资金画廊进到北京来就表示,一,政府态度较开放,干涉少、二,整个大环境较为成熟,四合苑与红门画廊很早就开始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但那个时间市场并没有起来,因此努力也比较没有被看到。现在则因为国际画廊逐渐进到北京,欣赏不同地区的艺术家作品机会增多,使得讯息更立体化,它同时也让中国当代艺术家露脸比率高,被选择及能选择合作对象的机会,因为舞台变大了嘛。这些原因也间接促使「海归派」艺术家回潮,作品风貌所展现的成熟度,也加强了艺术家们创作上良性竞争,反而是件好事。三,目前传统的艺术还是占市场比率较大部分,中国当代艺术还未形成真正市场规模,可是这个队伍已经日渐壮大,这对市场未来发展是很好的。四,海外资金画廊的进入,势必会把自己画廊的运作方法带进来,这对中国市场的规范也会有促进作用,也会对艺术家自我保护有较好的观念带动。五,能增加艺术家在不同地区展览的效益,由于海外画廊不仅会把自己合作的艺术家引进到北京,也会想把北京合作的艺术家带到自己的国家,这就是双脚走路,走得更快嘛。不过,北京立方现代美术中心代表姚斌则提出另一个观点,798已经完成第一波阶段任务,现在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接下来艺术家应该要把创作做得更到位,画廊的经营则要更专业,这样不管日后798是否面临拆建问题,艺术仍然可以在其它地方找到立身之处。   归纳而言,798并非在塑造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运作模式,它是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一段过程,建立在一种自由、混杂的集合思维下,而大环境的趋势则提供给它最有利发展条件。探讨798厂区的形成,西方媒体的焦点是放在封闭中国竟然开出了这么一朵奇花异果、是放在这当中各类艺术家所流露出来自信、是放在厂区所流荡的异国情调,但却完全忽略掉798背后真正的义函及可贵的是,这样的发展全来自民间自发力量,政府反而站在开放心态上。使得798俨然成为一个北京艺术梦工厂,它没有规则、它允许自我、它尊重各怀鬼胎、它让艺术与庶民生活形成街区关系,但是在这个开放的擂台上,观众成为最严厉裁判者,因为环绕在798厂区的画廊,还是充斥着太多商业艺术明星作品,比较欠缺清新面孔的艺术表情。假如798的未来只是在复制一个外围艺术画廊的样板,那么很显然798也已经逐渐失去它原初艺术家群聚基本心念。上台、下台,在798厂区没有惋惜、不会有嘘声,商业行销鼓声能逼近亦能趋远,只有798一排排杨树的叶子所发出翻飞拍打声;是永远不会离去的足音。   专访   程昕东:中国当代艺术走过「墙内开花,墙外香」阶段   三年内画廊数量会更多 淘沙工作势必激活   789厂区中,有一家画廊体质颇为特殊,它很早就开始与中国当代艺术建立合作基础,但从90年到2000年,它却从没有在中国卖出一张画!问题是,这家画廊却在海外卖出很多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一直到现在,它仍旧在海外拥有很难被攻破的坚实收藏家群。它就是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的程昕东。   「现在海外画廊进到北京,都好象乘着降落伞突然降落。但它们可能都不太清楚,中国当代艺术在整个市场如此火爆,其实已经过好长一段时间铺垫工作了」程昕东说。93年程昕东就开始将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带到香港参加国际艺术博览会,一路下来;他都采取两个板块来做事,一方面他运用自己在巴黎法兰西画廊的经验,将西洋艺术名家的作品经由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机会介绍到中国;另一方面则运用法兰西画廊这个点及参加国际艺术博览会机会,把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带到海外,两条轴线交叉持股,套句程昕东的话说「借盘!你必须懂得借盘」。道理很简单,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在自己的土地上根本缺乏市场胃口,早些时间沈阳、四川都有企业收藏家投入购藏,可是市场没有起来不免就会浇熄了这些人热情,最后也都走上散掉的路途。程昕东就提到,从90–2000年光就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这一环,的确没有在中国卖出一张作品,可是却90%都在海外找到了市场与买家,因此程昕东形容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的市场,就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另外,在这样的时间点上,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期,环境对外来的信息极度可望,过去封闭时期大家对西洋艺术名家作品往往只能透过画册及印刷品才看到,因此程昕东努力地将罗丹、雷诺瓦⋯⋯等名家作品带到中国,并且抓准艺术博览会这种人潮较易聚集的活动亮相,所获得的成果自然也是渐入佳境。   99年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称得上是极关键的一年。Haraid Szeemann担任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在那一年他选了1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以前所未有大阵仗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头,等于宣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未来性。程昕东个人也相当认同威尼斯双年展,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起来是有其相当重要推波作用。他也说,但在这个之前,96年中国已经很明显感受到艺术是个可以投资的手段,01年是市场的高潮,04年则呈现市场缤纷状态,许多的海外资金画廊都选择北京作为入驻的点,798的框架也出现了,股票低迷、房产被打压;上万个亿的游资在外,完全不知该往那儿走。「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而言,问题根本不是出在没有资金,而是认知的问题上」程昕东说。另外,他又提到两岸三地交流紧密,台湾艺术界的流动资金进来,适时又推了一把,渠道成形;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不起来也难。但是,随着市场兴起两个问题也紧咬着不放,第一;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起了投资(投机)之心,第二;第一波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作品,多数已经卖到海外,现在固然市场爆红却未必有那么多作品,能够一下间就供应到市场台面上。所以,名家作品价格越飙越高,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的艺术家纷纷被赶上前线,曝露当代艺术市场作品的价格与艺术价值极端混淆状况。程昕东被问到此,则说「艺术家的作品本来就需要时间来完成,它又不是工业产品,也不是粮品,量肯定不多,一下子市场需求那么大,一定就会造成贵的作品追得更贵,不是很良善的作品也被追高了价钱。如果再回到环境突然激增那么多海外资金画廊,每家画廊都要找艺术家作品,就会突显作品本身原创在那里的严重性,也是一个该警惕的事情」。   程昕东提出另一个观点,也颇有值得留意。首先,他相当肯定北京798所展现的不同市场框架,他也觉得中国整体的市场已经越来越趋成熟,但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那就是,提供内容的问题。他认为,以画廊数量来讲,就算现在海外资金画廊不断有人投入,但画廊数量仍然过少。他预估,3–5年内肯定还会吸引更多画廊入内,而且3年间一定会更混乱,但这个乱是非常正常的过程,那好比是大浪淘沙,好的海外画廊能够留下来就会留下来,不行的就会退出。另外,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占有率太有限,他更否认西方市场炒热中国当代艺术这个说法。他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很火爆,但出现在国际市场的总量太少。缺乏国际市场的强大的舞台魅力,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根本无法与西洋当代艺术家作品相提」。「另外,我个人觉得,海外资金根本还没有真正到位,现在流到北京的资金其实很少很少。如果,画廊的专业素养越来越成熟、艺术家作品能够更审慎、中国本地藏家数量能够再增多,一旦与国际艺术市场的平台能够紧密结合,绝对会吸引海外资金大量涌入,那个时候,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景况才更惊人」。   市场,的确已经起步。要成为跑龙套或唱主角,看的就是自己了。这戏儿,越来越有看头了,不是吗?   当代艺术新闻 观点   既然晚了,脚步就更应审慎   北京798效应被炒得沸沸扬扬,免不了就会出现两个状况,一是被拿来作为比较;二则是会考虑进驻问题。在这整件事情上头,我认为拿798厂区来与任何一个地区作相对性模拟,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归结最大因素,则是在环境结构非常大不同。新加坡的艺术聚落,有新加坡文化相关部门利用闲置空间再利用精神来做转换,政府先是对区域作了评估之后,激活公部门力量取得使用权(不管是拥有者是公或私)之后,一定会先做修缮工作;最后才透过征选进驻团队或个人,一旦确认能够进来,政府则会收取低廉租金并制定年限合约,同时也会有所谓绩效报告。至于,台湾基本精神与新加坡略为相近,但也逐渐发展出委外经营模式。韩国与日本,艺术产业规模比较成形,类似这样的艺术聚落性质则较罕见。北京798应该受到尊重的一点,应该是它处于中国长期封闭政治体制下,在大趋势的推波助涌之下,中国政府完全站在开放角度来看待它的发展,这当中;不涉入,就格外彰显政府潜质的鼓励心态。这样的发展模式,本就不能拿来与资本主义地区相提并论。再且,中国现阶段强大的政治实权与雄厚市场诱因,彻底成为助长798效应最大推手,这根本是目前最让亚洲地区只能接受无力反驳的现实,其它地方怎可能有此配套呢?   其次则是考虑进驻的问题。台湾的画廊界在5月前往参加北京国际画廊博览会同时,也特别找时间参观798厂区,对于其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也格外着迷,兴起所谓组团到798进驻的话题。台湾艺术产业可望向上提升的心,的确是值得该被尊重。可是,真正想问;来干嘛呢?798厂区已经严重曝露艺术商业名牌过度泛滥局面,这个厂区真正需要是艺术新面孔或清新艺术面貌,台湾牌;绝对毫无奏效也不适合。北京帝门进到798厂区,所提现出来的经营内容就是跨域联结;而非一昧钟情某个区块艺术家。台湾的画廊业应该要想清楚自己;想要在北京找到什么定调,而不是燃烧盲目的热情。毕竟,这一趟路很远。再加上,浅盘式蜻蜓点水作风,不必开始就注定会挂点。多看看厂区的发展现状,多认识自己的能力,再说吧!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