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5.6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43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北京-朝阳
“养草木心”崔美善个展
- 展览时间:2014-06-15 - 2014-07-11
- 展览城市:北京-朝阳
- 展览地点:表画廊
- 策 展 人:
- 参展人员:
展览介绍
养草木心
谷泉
牡丹的富贵,梅花的高洁,水芙蓉的宁静悠远,还有虞美人的蓬蓬活力,这些草木留在人们脑海中的种种特性,积年累月、意味深长的大众记忆,或许只是为了与观众呼应而被人为赋予的。它们在崔美善作品中渐渐减弱。她期盼着,是不需要多少包装和意义的嵌入,那些自然中的自然子民,皆不具名,欢腾、肃穆、质朴,而又野逸。
自然是什么?每个生命都可以提出疑问。大部分画家按部就班,把过往经验搬回今日的画面。观众也觉得合乎情理。画家再现了他们擅长的场景——这个几乎所有人习惯、遵从、容忍和漠视,并且认为一切被修饰过的事物是理所应当的空间,就是被称作文化的、每个人生活的环境。只有很少画家强调当下,强调每时每刻的自然是不同的。自然没有标准。任何生命都可以给出答案。何况是一位对存在必须有自我认识的思考者?观众对待这样的作品,大概先是迷惑,后是抵触,再是回味。为什么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而陌生才是所谓的真实?聪明的人也许不一定接受建议,可通过这样的尝试,能够揣摩出属于自己的观点,岂不是更好!
人类生来晚矣。自然早已存在。我们必须依赖过去认识现在,又不能拘囿于这个枷锁。东方智慧讲“天地不仁”。西方精英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原”。天地既没有人类社会所强调的美德,人类也不能把种群的意志强加于天地。这才是自然拥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并且总是生机勃勃繁衍的根本缘由,也是人类克服渺小局限,避免摧毁堕落和加速灭亡的不二法门。因此,你我是否可以放下先前那必定单一和脆弱的判断,静静地观察自然:枯荣变化,有所为和无所为,无处不在的空空荡荡,虚无缥缈的满满实实。也许只有这样,才会让彼此多一些对于自然的理解,也多一些对于自身的理解。
我不敢冒然判定,崔美善对于“相异即趋同”的强硬态度。她正在通过绘画实践,逐渐完善对待自然的修缮。她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描绘人类深邃的心灵,或者崔嵬的故国山河,而是大家斤斤计较却又熟视无睹的周遭生活。这些植物所代表的,无非每一个又卑微又伟大的心灵。她甚至还跨越材料的隔阂,交替在纸上和油画布上表达自我的审美认识。虽然都是植物纤维构成,但松散和自由的前者,与致密和拘谨的后者,轮番成为画家舒展的舞台。画家仔细地把这个和合无常的花花世界,定格在变化不定的纤维上——一枝、一叶、一丛、一簇。她用力压住她所选择的对象,让自然的片断,自然地停留在时间的容器里。自然的花花草草,终究变成花花草草的自然。而我深信,世间万物,那些看似简单的,背后又有许多波澜与机缘。食金石力,养草木心,这个道理还是容易理解的。
曾经有一位农妇感叹崔美善笔下的生命,就是自家屋后的普通草木啊!她所生活的世界,经过画家的艺术处理,依旧没能让她感到陌生。她觉得原本应该敬畏的艺术,居然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切实感受。这是怎样奇妙的人生情怀啊!似与不似,真者更真,崔美善很好地把握了其中的转换。
20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