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3.7
  • 印象:
    商店品种多 墙纸很好看 财力雄厚 很热闹! 看护员太多
    确定
  • 经营时间:
    17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798
您所在的位置: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画廊动态>正文

抢滩者的问候:HELLO,BEIJING!

2011-04-15 11:04:26          

  1830年,拉斯维加斯是沙漠中的一块仅被印第安人熟悉的绿洲,1931年美国内华达州颁布赌博合法化法令,如今印第安人只在电影里可以看到,而在通向这个奢华赌城的大路上站立着这样一块牌子:EVERYONE WANTS TO LAS VEGAS。2000年,北京只不过是全球艺术市场中的无名小卒,墙外开花是唯一的机遇,至于墙内的香只不过是个想法。2003年至今,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开始抢滩中国大陆,他们的口径都是一样:Hello Beijing! 也许北京并不真的需要问候,但是崇尚礼尚往来的这个城市给了这些问候者什么回馈呢?这些文化冒险儿如何玩转他们的北京漂移呢?   毫无疑问的是,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热火和艺术资源的聚集爆发,北京如今足以跻身全球艺术市场活跃城市之列。随之而来的文化资源和光环效应的叠加,加上压抑许久的资本潜能的决堤,如今的北京成为一个巨大的特色文化消费和发生的场,再加上2008奥运会所带来的关注效应和实质性资本引入的大环境,作为一个文化都市,它的诱惑正呈几何级放大,这里既存在巨大的商机也存在文化效应释放的强大路径,所以无论是盈利还是非盈利机构,想参与并获得相应地位和利益的海外机构,现在必须把来北京发展抢占位置作为一种战略来实施了。   抢滩北京,趋近资源和效应中心   趋近资源,分享眼球聚焦点的信息放大效应,这个是所有运营推广机构最基本的策略考虑。作为中国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来说,北京因为整合了强大的艺术家资源、艺术学术机构和人员以及相对完整的艺术商业链条,如今已经具备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格局和气势。这就像一个气场,随着事件的累积和资本量的积蓄而日益扩大自身的能量,而这最先吸引的就是艺术商业运营机构。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界90年代已经有外资画廊落户北京,而号称当今全球拍卖市场双塔的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公司也是逐渐将自己有关中国部分的业务重心向香港转移,中国当代艺术就是其中的重要部门之一。   但是真正标示北京地位上升,实际上是近几年来的事情,整个中国大陆的艺术市场迅速上扬,而在经过资本大浪淘沙的几个回合的洗刷历练之后,整个艺术生态显的更加生气勃勃。而所有的这些完成了一个气候营造,那些资本额度较大、运作相对严谨的机构如基金会和大资本逐利的风投基金等进入的环境也就开始成熟,这个时候一些巨头就会迈开他们庞大的步伐跨进中国,来实现他们基于自身宗旨的机构目标。   尽管中国政府目前并没有对外来非盈利机构的运营有明确的免税等相关支持,但是一些大型的基金会背景和财团背景的机构仍然对进驻北京坚定不移。而且有些比较有趣的案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比如2005年的时候古根海姆美术馆看上了北京798艺术区的一块地方,但是2006年的时候这个已经开始施工的位置却挂上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牌子。两个实力都比较雄厚的国外私人背景的非盈利机构在北京短兵相接,先上演了一场争夺落脚点的活剧。而商业机构趋利本性促使的登陆尝试也是屡有出现,比如佳士得拍卖有限公司借壳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曲线进入中国大陆拍卖市场,但是中国政府目前对此举动并无明确的欢迎表示,反而是中国拍卖业协会频频亮招施罚,让永乐公司和公司的拍卖师有点措手不及,曲线策略有点受挫。这些都是外来机构进入中国大陆之后面临的不同遭遇,而那些已经扎根生长的机构在新的政策和资本管理环境中也是有了一些新的调整和转变,入乡随俗是中国的民间俗语,这些机构对这个的认识如何呢?   适应水土,初衷与现实的变量调整   进入中国大陆的海外机构大致可以归为两类:盈利和非盈利,前者的代表是那些画廊等艺术商业机构,最近有博览会方面的上海艺术博览会的意大利拍档组合,还有比较有新意的风投基金的进入比如影像国际的资本构成;后者的代表目前来说应该是以其规模、影响力和团队魅力而最具代表性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那么我们就将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影像国际为个案进行相关的探讨,看看他们在适应水土过程中的调整与坚持。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第一座由国外私人基金在北京出资建造的大型公益性当代艺术机构。它由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Guy & Myriam Ullens)创立的尤伦斯基金会出资建造,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成立。该项目将于2007年11月2日落成开馆。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文化设施之一,它面向社会大众,全力支持中国和国际当代艺术的创作和对话,支持相关的学术研究,并致力于当代艺术在中国本土的普及和推广工作。”这一段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网站中机构介绍的一段话,表明的是机构的性质、宗旨以及功能。但是当初来说尤伦斯基金会的初衷只不过是要在中国找一个地方来储存尤伦斯夫妇庞大的艺术品收藏,就是要找一个仓库。但是在落户北京之后有了一些较大的调整,如今的命名“艺术中心”显然早已超出了仓库的范围,就规划目标来说这里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整理、展示和研究的重要平台,并且明确表示要介入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扮演艺术保护人的角色。而从多层面的信息中还可获知的是,实际上中国政府对于这样的海外非盈利文化机构还是比较欢迎和支持的,而这个艺术中心作为北京市的文化设施之一,则也是现代都市文化建设、行销的现实需求和文化抱负的反应。
 
  作为艺术中心未来的馆长,费大为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座中曾经谈过机构运营的一些压力,最大的恐怕就是资金问题,因为无论是巨额的场租费用还是设施运营维护,以及艺术活动的展示,这些都是机构运营切实遇到的压力,而中国政府目前并没有针对外资非盈利文化机构的赞助和捐赠的免税等相关的政策,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方面我们会开发我们的咖啡厅、艺术商店等设施,以此获得一定的资金回馈以支持中心的运营。但是这个毕竟是个小数目,我们更希望获得还是赞助支持”,看来费大为以后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去做募款人。没有免税支持的赞助显然就要有其他的对应回馈条件,那这个方面一个是费大为个人的品牌影响力和尤伦斯基金会的号召力所蕴含的软广告能量,另外很大的一方面是这个机构本身可以坚持非盈利,但是它必须具备随时转化为盈利平台的能力,或者说机构要具备商业运营的潜在倾向性,这个时候就会对一些资本产生利益链嫁接的预期吸引和现实需求,而机构最终命名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而不是以美术馆等命名也是具备了这样的一个条件。   而另一个由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和美国海纳投资基金(SIG)等联合投资的影像国际集团的抢滩中国,是具有跑马圈地的资本运作色彩的。他们选择了目前来说中国艺术市场中的潜力股影像作为投资标的,目前正在稳步建仓,通过资本的持续跟进和运作适应盈利需求。但是面对中国摄影市场刚起步阶段的很多空白,这个以盈利为目的机构现在不得不自我造局,做些自己给自己铺垫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也是行业共同的需求。比如影像的学术展示和研究这一块的缺乏和相应推广的薄弱,影像国际的步骤是建立摄影博物馆、开设相关网站、做门类展示、开发相应出版物。另外一个是面对收藏的技术问题,那就是防伪系统的研发。这些本来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是无需个体来做投入的,但是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哪怕以纯粹逐利的动机进入的,也不得不相应的做点公益性的事情,否则大气候不好,利润增长也就没有着落。   当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影像国际集团这两个典型机构的运营都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运作团队的选择,无论是尤伦斯的费大为核心还是影像国际的薛蛮子、马未都组合,都是请本土或者有本土文化背景的人员来运作,一个方面是介绍文化隔阂带来的水土不服,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这些人均具有雄厚的人脉关系和个人魅力,可以嫁接到机构中去。而且两者也都是落户北京,一些展示活动也均会选择798艺术区这个当代艺术的核心点。当然这个有点像耶稣故事中那个“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但是无可质疑的是当一个地域的文化在强势上升的时候它的确会拥有一些特权和能量,无论是什么背景和实力的机构进入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一厢情愿的坚持自己的风格不变化的就会逐渐被淘汰出局。   中国向来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作为自己的文化优势,吸收、同化的能力具有历史性的积淀,这些是海外机构进来以后需要接触的课题,如何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应对文化隔阂的外在形式的弹性调整,这恐怕是这些运营机构的核心团队需要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